「《科技報橘》徵才中!跟我們一起定位台灣產業創新力 >> 詳細職缺訊息
快將你的履歷自傳寄至 [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曾經在摔壞你的 iPhone 後在 YouTube 搜尋維修 DIY 教學影片,或許曾經看過 Jessa Jones 的影片。這位仔細講解的女士,是頻道 iPad Rehab 的創辦人,也是一對雙胞胎女兒的媽媽。
地方媽媽的維修 Studio
Jessa Jones 為什麼開啟她的修復生涯?答案是一支被女兒沖進馬桶的 iPhone 4S。
當她發現送去蘋果官方維修的費用太過高昂,就開始一步一步自學,最後,這位毫無維修經驗的媽媽,成功親手讓她浸水的 iPhone 重新啟動。
這個經驗讓 Jessa Jones 感到很滿足,手機維修成了她的新嗜好,她開始在網路上購買壞掉的產品,重新整修後再販售。也在 eBay 展開了郵寄維修生意。大量的訂單寄來,Jessa Jones 甚至號召了其他的全職媽媽,在家裡的餐廳組成了叫做「MommyFixits」的維修工作室。
產品線路圖因智慧財產權未向大眾公開,製造商為了阻止第三方維修的一些心機手段也逐漸被這位媽媽發現,譬如將面板黏合導致撬開時元件被破壞,蘋果還有獨家的 pentalobe 螺絲,必須使用專門的螺絲起子。
但這些困難都無法阻撓她,畢竟自行維修的費用可能甚至不到原廠維修的一半,為了讓更多人能有機會 DIY 維修,Jessa Jones 開啟了她的 YouTube 頻道 iPad Rehab,上傳許多手把手教學的影片,現今已有將近 12 萬的訂閱者。
很勵志的故事對吧?然而這類的獨立維修,都有可能被蘋果控告。
消費者的選擇:官方維修 VS 第三方維修
根據《衛報》報導,蘋果開始對這些未經授權的第三方維修中心提起訴訟,也讓負責智慧財產權的律師去聯繫上傳拆機維修教學影片的 YouTuber。
蘋果已經屢次針對獨立維修,譬如挪威一家電子產品維修店就曾因未官方授權維修 iPhone 螢幕而吃上官司,但最終蘋果被判敗訴。
此外,去年新發布的 Macbook 新加入的 T2 晶片,號稱支援安全啟動與即時加密儲存技術,可進一步提升系統安全性。但蘋果其實也藉由了 T2 晶片將對第三方維修建立了技術壁壘。當電腦需要進行螢幕、主機板、揚聲器等眾多零件的維修時,都需要蘋果以及授權維修中心獨有的 Apple Service Toolkit 2 輔助維修工具,否則電腦將會被鎖死。整合度越高的電子產品,越可能讓第三方維修束手無策。
即使蘋果未曾透露過維修服務的收入有多高,但根據 Warranty Week 在 2016 年的報導估算,該年度蘋果單靠 AppleCare 就獲取了超過 59 億美元(約 1 千 8 百億新台幣)的收入。
官方維修和第三方維修的戰爭從來沒有停止過,隨著電子產品的興起,產品維修的權利已經逐漸被製造商壟斷,人們開始訴求將「維修權(right to repair)」交還給消費者。
第三方維修商、消費者權益提倡者、環保主義者以及駭客,都紛紛加入要求允許授權第三方維修的修改法案,目前美國已經有 20 州將這項修法納入考量,一旦通過,蘋果以及其他廠商都必須向更多第三方維修中心提供線路圖以及原廠零件。
Jessa Jones 表示,維修權不只是消費者的權利,當它被壟斷人們就也失去了探索的機會。我們購買的電子裝置不應該被視為神聖不可侵犯的物品,它其實就是個全職媽媽在家中餐廳也能學著如何修理的東西。
參考資料
1.《The Guardian》:〈Sidestepping Apple: the third-party tinkerers fighting for your right to repair〉
2.《ifanr》:〈提起诉讼、建立技术壁垒,苹果并不希望第三方维修服务壮大起来〉
3.《關鍵評論》:〈假如蘋果支持環保,應停止反對用家的「維修權」〉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
【果粉痛哭流涕】AppleCare+ 台灣正式開賣!iPhone 修螢幕只要 900 台幣
蘋果推 2018 新款 MacBook Pro,加了「Hey Siri」語音啟動要價 5 萬 7
MacBook Pro 內建「世上最快 SSD」,2 秒複製 4.9 G 資料這感覺體驗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