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本書】社群是行銷的重要管道,因此許多企業花心力經營 FB、IG 上的社群,然而搜尋也是重要的行銷媒介;社群與搜尋行銷該如何相輔相成?
《數位廣告漲價時代下的 50 個行銷對策》的作者王如沛與李柏毅有豐富的電商產業、企業輔導與授課經驗,將在本書分享多個通路的數位行銷技術。(責任編輯:郭家宏)
台灣大多數企業都很重視社群傳播,原因無非是社群的擴散性比其他管道來得高。因此,在人力有限的情況下,許多品牌就會把廣告操作重心放在社群平台上。
然而,除了社群外,其實也不能忽略搜尋的重要性,兩者是相輔相成的。舉個例子,今天如果想要買手機,你可能會選擇哪種方式?
(1)上網搜尋資訊
(2)在社群平台上詢問朋友
你只會選擇其一嗎?當然不會! 如果從過去的數位行銷來看,消費者走到第一步就會進入購買階段了,但隨著社群平台興起,現代人還會再把他的搜尋結果貼在社群詢問其他人意見。
搜尋與社群相輔相成,企業必需兼顧多個行銷通路
一般來說,當消費者接收到朋友推薦的資訊後並不會馬上購買,多數還是會利用搜尋進一步了解品牌資訊、價格及銷售通路。所以套在實際的購物行為中,社群與搜尋是相輔相成的。如果企業只努力經營社群,卻沒有在搜尋上下功夫,可能會讓網友找不到品牌相關的正確資訊;抑或是,企業將重心放在搜尋,卻忽略社群口碑的建立,使網友在社群提問時無法得到正向回饋,這些都會導致企業的形象大打折扣。
數位行銷很講求與時精進,我們不能永遠只靠同一種方式與媒體來經營操作,因為每種媒介或作法都有可能因為網路趨勢變動而被淘汰。例如,想做好企業的搜尋優化, 已經不能像過去只專注在關鍵字廣告和網站 SEO,影音與圖片的搜尋是這幾年很重要的趨勢走向,值得關注。
至於社群操作方面,雖然臉書依然在台灣社群平台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也應該要關注其他更多新興的社群媒體, 如 Instagram、抖音等等,因為新媒體初期為了吸引人流,都會祭出比較優質的方案,如同當年臉書剛來台灣時,自然觸及率可是現在的 10 倍以上。所以,如果能在一開始就搶得先機,就能獲得優質的流量紅利,也能在預算相對低的情況下獲得不錯效益。
最後提醒,如果企業的人力與財力有限,就不要盲目跟隨潮流,要做好功課、擬定策略,以目標客群常用的平台為主,才不會造成經營的負擔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數位廣告漲價時代下的 50 個行銷對策》,由 法意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Pexels CC Licensed。)
更多行銷相關技術
給電商的快速成長攻略:想當 Amazon 第二,你得管理好這 3 大報表
【專訪】台灣電商最強後進者!松果購物會如何再次刷新台股電商上櫃最速紀錄?
【超商再推電商新服務】小七首創「賣貨便」,接單、出貨自動幫你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