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今周刊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中美貿易戰白熱化,掀起全球金融市場「連鎖效應」,川普對準中國重課高科技產品,中國對美出口商品加徵關稅,互課關稅的下場,將會連帶起怎樣的遷廠風波,全球的 GDP 又會受到怎樣的波及?
下文,了解中美貿易戰,將會對亞洲帶來何種重磅影響?(責任編輯:黃穗懷)
「《科技報橘》徵才中!跟我們一起定位台灣產業創新力 >> 詳細職缺訊息
快將你的履歷自傳寄至 [email protected]」
中美貿易戰確定白熱化,美國貿易代表署在 5 月 9 日上午,提交 301 條款修訂通知文稿:美國將調高中國 2000 億美元(約 6.2 兆元台幣)對中商品的關稅,稅率從10%調高至25%,將自美東時間 5 月 10 日凌晨零點一分(台灣時間 5 月 10 日中午 12 時起)生效。貿易戰,確定回到5個多月前的高度危機狀態。
課稅涵蓋「蘋果供應鏈」產品,預計對台造成影響
然而,美國貿易代表署 5 月 13 日的一份清單,更把金融市場的恐慌情緒進一步推向「面臨核戰」等級。
這是一份涉及 3 千億美元(約 9.3 兆元台幣)中國輸美商品的新一輪制裁名冊,代表除了醫療相關產品與稀土之外,美國境內的中國貨已被川普的貿易戰火通殺。而將受影響的商品涵蓋了成衣、鞋類、玩具等民生消費品,甚至是「蘋果供應鏈」的手機及筆電等電子產品,對台灣產業的殺傷力更是不容小覷。
另外,新上路的 25%關稅並不是即刻生效,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CBP)公布此條約並不適用於在 5 月 10 日之前離開中國,以及在 6 月 1 日前抵達美國的貨物,也因此擁有 3 周的緩衝期。
關稅「連鎖效應」,美中 GDP 都將受挫
「中國出口」遭受 25% 關稅重擊,習近平並非坐以待斃。
中國展開反擊,於台北時間 5 月 13 日晚間,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決定自 6 月 1 日零時起,對已實施加徵關稅的 6 百億美元(約 1.86 兆元台幣)美國商品清單,分別實施 25%、20% 與 10% 加徵關稅。
貿易戰再起,全國金融市場也將受到「連鎖效應」,國際熱錢流向、匯率波動、投資信心、資本支出等都將受到波及。德意志銀行的報告更提出,貿易戰火全面開打的 18 個月之內,美國與中國 GDP 成長率皆將跌掉 2 個百分點,期間,美國甚至可能出現經濟負成長。
資金、產線出逃,台灣的經濟成長折損最大?
德意志銀行報告接著提醒,若貿易戰全面開打,投資熱錢抽離亞洲市場的現象恐將發生,緊接著,就是亞洲各國將面臨貨幣貶值的沉重壓力,亞洲整體 GDP 成長率也有機會在 12 個月內減少 2 個百分點。
當中,德銀的報告特別點名「香港與台灣的經濟成長折損最大」,估計分別將有 3.9與 3 個百分點的減少幅度,至於歐洲,甚至可能步入經濟衰退。但關於「台灣最慘」的結論,各界普遍存在分歧看法。
德銀報告仍只是推測,所以瑞士信貸私人銀行部高級顧問陶冬受訪時強調,「現在談GDP 還太早。」貿易戰的影響程度必須看貿易戰凌遲世界的時間多長、對企業信心的折損有多大而定。
然而中美貿易對台的衝擊,也有人抱持正面看法,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研究員、紐約市立大學經濟系教授周鉅原的看法時,他指出,因為美國進口的轉單效應影響,依據他的模型分析報告,台灣經濟反而是受惠於貿易戰的。
但可以確定的是,企業已經知道「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生產線會移到印尼、越南、柬埔寨等亞洲國家,也會移回台灣。」多方說法皆是猜測,中美關稅的重擊,將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的影響仍是未知數。
更詳細了解 25%關稅將會如何影響台灣各個產業,請(閱讀全文)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勞退帳戶忽然被扣錢?新版明細告訴你真相
上班想死卻不敢離職?別讓工作毀了自己
人民幣可能再貶10% 投資人最好兩套劇本因應
(本文經合作夥伴 今周刊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中美貿易戰 台灣最慘?25%關稅對台影響全解析〉。首圖來源:今周刊)
更多中美關係貿易戰
【中美貿易戰】日本新發現的 1,600 萬噸稀土,弱化中國的稀土市場地位?
中美貿易戰況加劇,中國成為「科技大國」野心為何會受衝擊?
【中美貿易戰害的?】甲骨文中國廠裁員 900 人,研發部直接蒸發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