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中美貿易戰持續延燒,中國在昨(13)日晚間對美國 600 億美元商品課重稅反擊。貿易戰不僅關乎企業,中國「科技大國」的野心與計畫更可能因此受到影響。
國際上,許多織品、鞋類和玩具製造商已將工廠從中國轉移到越南、柬埔寨和其他成本更低的國家;而川普對中國的首波懲罰瞄準了高科技產品,現在又將加徵關稅擴大到中國出口的其他產品,中國渴望成為全球科技大國的企圖心,可能隨著貿易戰升溫受到威脅。(責任編輯:藍立晴)
「《科技報橘》徵才中!跟我們一起定位台灣產業創新力 >> 詳細職缺訊息
快將你的履歷自傳寄至 [email protected]」
中國和美國間關稅大戰升溫,將威脅中國成為全球科技大國的企圖心。因中國視為對國家經濟前途最重要的電子、醫療設備和其他高科技出口品製造業,重大客戶和技術都來自美國。
中國企業難取得歐美技術,可能走上艱難途徑
美聯社報導,北京透過擴大政府支出和銀行放款,穩住中國經濟成長。但中國科技產品出口商卻蒙受銷售額顯著萎縮,跌幅最高達 40%,導致能夠用以支付研發的獲利縮水。
許多欲取得美國和歐洲技術的中國企業,原已面臨更頑強的抗拒。他們取得技術的方式,包括和當地公司組成合資企業,或在國營銀行資助下直接收購外商。如今貿易戰令這些企業承受更大痛苦。
馬基特公司(IHS Markit)首席亞洲經濟學家畢斯瓦(Rajiv Biswas)認為,中國獲得外國夥伴和技術知識的管道皆減少的情況下,可能必須採取「較艱難的途徑」來研發更多自有技術。「這可能是條速度較慢的道路。」
中國政府帶頭,在機器人、電動車、人工智慧(AI)和一系列新興科技領域創造具全球競爭力的企業。但華府正逼迫北京縮減這方面努力,因中國的貿易夥伴國指稱,這類計畫違反北京擴大開放廣大消費者和企業市場的承諾。
貿易戰恐令中國經濟計畫延後或中斷
這恐使得北京的經濟計畫進度延後或中斷,導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面臨更艱難的挑戰。由於許多織品、鞋類和玩具製造商已將工廠轉移到越南、柬埔寨和其他成本更低的國家,因此中國目前需要技術較高的產業,來維持收入成長。
美國對中國的首波懲罰鎖定高科技產品,如今美國總統川普又將加徵關稅擴大到中國出口的手提包、家具和其他產品。這些措施令中國面臨更大的失業人口增加風險。
經濟學家:川普新關稅對中國經濟構成更實質威脅
惠譽國際信用評等公司(Fitch Ratings Ltd.)首席經濟學家柯爾頓(Brian Coulton)在一份報告中表示,美方 10 日對 2000 億美元中國貨品加徵關稅帶來的衝擊,至少表面上「相對溫和」;但若川普實踐威脅,將其餘所有來自中國的貨品課徵 25% 關稅,「將對中國經濟前景構成遠更實質的威脅」。
北京獨立政治評論家章立凡指出,中國經濟成長減緩,加上習近平去年推動取消國家主席任期限制,已傷害到他的個人地位。「我認為這兩件事帶給他非常大的壓力,無論經濟或政治上的壓力。」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關稅戰加劇 威脅中國科技大國野心和經濟前景〉。首圖來源:美國白宮。)
更多貿易戰相關消息
中美貿易戰再掀波瀾!中國關稅報復川普,對美國 1.8 兆台幣商品加稅
【川普新關稅】iPhone 難逃貿易戰波及,凸顯蘋果依賴中國的高風險
貿易戰讓台達電撤離中國,但為什麼轉去印度設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