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美中貿易戰休兵 5 個月烽火再起,川普揚言對先前未涉及貿易戰波及的中國商品加徵 25% 關稅,這其中包括了蘋果公司的產品。
以 iPhone XS 為例,加徵 25% 關稅後,其成本將暴增 160 美元(約新台幣 4950 元),蘋果不是面臨消費者不買單情形,就是得自行吸收,情況兩難,與原本被美國豁免的情形不可同日而語。
這 8 年來將中國視為發展重心的蘋果,在這波中美貿易戰戰火波及之下,已成為中美雙方的夾心餅乾,進退兩難。(責任編輯:藍立晴)
「《科技報橘》徵才中!跟我們一起定位台灣產業創新力 >> 詳細職缺訊息
快將你的履歷自傳寄至 [email protected]」
美國總統川普揚言對尚未遭美中貿易戰波及的中國貨品加徵 25% 關稅,中國組裝的 iPhone 恐捲入其中。蘋果公司上週股價重挫近 7%,凸顯生產與市場倚重中國伴隨的風險。
原本蘋果產品被美豁免,現在情況不同了
美國對 2000 億美元中國貨品加徵的關稅稅率,10 日起由10% 調高到 25%。這批貨品清單去年 9 月公布,以網通設備、電路板等零組件為主,原本可能受關稅影響的 Apple Watch、AirPods 等產品,最後都被美方豁免,蘋果公司(Apple)所受衝擊有限。
然而,川普已指示美國貿易代表署規劃另對約 3000 億美元中國貨品加徵關稅,一旦付諸實行,所有從中國進口的商品都將被加徵關稅,包括貢獻蘋果逾 5 成營收的 iPhone。
在美中貿易戰升溫陰影籠罩下,美股上週走勢疲弱,標準普爾 500 指數週線下挫 2.2%,締造今年最差單週表現。對中國曝險極高的蘋果股價表現更糟,單週重挫 6.9%,4 月底季報出爐後的旺盛氣勢化為烏有。
蘋果將中國視為發展中心,如今成貿易戰夾心餅乾
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上任近 8 年來,將中國視為發展重心。即使中國經濟成長趨緩拖累蘋果,大中華地區(含中國、香港、台灣)仍貢獻蘋果約 2 成營收,是僅次於美洲與歐洲的第 3 大市場,地位舉足輕重。
今年初,蘋果以 iPhone 在中國等地買氣降溫為由下修財測,投下震撼彈。庫克當時提到,中國經濟環境受美中貿易緊張影響,金融市場瀰漫不確定氣氛,相關效應似乎也擴及消費面。
美中貿易戰休兵 5 個月期間,蘋果在中國業績逐漸撥雲見日。庫克 4月 底表示,美中貿易關係氣氛比去年 11、12 月好很多,有助拉抬消費信心。
如今,美中貿易局勢在華府指控北京毀諾並加強關稅施壓後風雲變色,最新一輪談判未能談妥協議,後續談判充滿變數。中國雖尚未祭出先前揚言的「必要反制措施」,但中國消費信心一旦受衝擊,勢必會影響蘋果好不容易有起色的營運表現。
更令市場憂心的是,蘋果在中國組裝的大量產品一旦被美國加徵 25% 進口關稅,蘋果將面臨自行吸收或轉嫁給消費者的兩難抉擇。
若 iPhone 被加徵關稅……蘋果將陷最糟情況
華爾街日報報導,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估算,售價 999 美元的基本款 iPhone XS 若被加徵 25% 關稅,成本將暴增 160 美元(約新台幣 4950 元)。蘋果如決定漲價,精打細算的消費者可能打消購買念頭;如自行吸收,蘋果 2020 會計年度每股盈餘將折損 23%。
庫克 4 月底提到,中國近期調降增值稅有利於 iPhone 等產品降價,對業績產生助益。分析師警告,中國政府若決定以關稅反擊美國,將抵銷增值稅調降的效益。此外,北京也可能將報復對象鎖定蘋果中國直營店,鼓動民眾抵制蘋果。
華府保守派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EI)學者巴菲德(Claude Barfield)表示,北京如果想拿蘋果開刀,有各種花招可耍,但這麼做也伴隨風險,因為蘋果供應鏈在中國估計僱用 300 萬人,牽一髮動全身。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iPhone難逃川普新關稅 蘋果淪夾心餅乾〉。首圖來源:中央社。)
更多貿易戰相關消息
川普 102 字調高關稅推文,一夕蒸發全球股市 40 兆台幣
貿易戰讓台達電撤離中國,但為什麼轉去印度設廠?
用中美貿易戰做角色轉型,蔡英文正在 Rebrand「台灣製造」這塊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