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讓台達電撤離中國,但為什麼轉去印度設廠?

圖片來源:台達電粉專

近日中國與美國的談判破裂,川普放話要對 2000 億美元(約 6 兆新台幣)的中國進口美國商品,將關稅從 10% 提升到 25%。中美貿易戰也引發台商出走中國浪潮,除了富士康將 iPhone 的生產轉移至印度,台達電執行長鄭平在接受彭博社訪問時也證實,台達電計畫將部份生產轉出中國,並在印度建立三到四家工廠,響應印度總理莫迪的「印度製造」計劃。

出走中國的台商,大多是轉往東南亞或是返台設廠,台達電也是將部分中國的產能轉往台灣和泰國,但特別的是,台達電也計畫在印度設廠,背後有什麼考量?

印度經濟發展快速,「印度製造」不可避免

鄭平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印度製造」的趨勢不可避免,因為印度是一個巨大的市場,而這些工廠的產品,主要將在印度的國內市場銷售;至於這些產品可否從印度出口,還有待觀察。

鄭平也說,印度的技術生態系沒有中國發達,但印度是全球經濟成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因此希望將印度加到台達電的全球生產鏈中。

台達電降低中國製造比重至 60%

關於中國,鄭平表示中美貿易戰升級,美國對「中國製造」的安全性疑慮,特別是物聯網產品,促使製造商將生產轉出中國;台達電也計畫降低對中國的依賴,將中國製造的產品比例從目前的 70% 到 73% 調降至 60%,改成台灣製造、泰國製造和「印度製造」。

此外,中國勞力成本的增加與中國政府支持本國企業的措施,也造成了台商出走潮。

中美貿易戰讓「資安議題」浮出檯面,這是台灣的機會

至於台灣,台達電表示,未來三年將在台灣投資 132 億新台幣,並在未來五年雇用 7000 多名工程師。

除了台達電,經濟部長沈榮津昨天在立法院表示,近期美方提升關稅,將加速台商回流台灣。過去,台商為了降低生產成本而前往中國;但中美貿易戰後,「資安」成為重點,因為歐美客戶對中國製造的資安有疑慮,甚至要求供應商遷產線,而這是台灣的機會。

參考資料來源:
1. 《Bloomberg》:〈China Is Losing Its Grip on Companies Due to Trump’s Trade War
2. 《聯合新聞網》:〈美中貿易戰…科技大廠警戒 台商加速回流
3. 《一牛財經》:〈富士康之后,台达电也宣布生产转移到印度!这对中国制造意味什么? 〉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台達電粉專

延伸閱讀

【不只議員翻白眼】一文秒懂自經區爭議:洗錢疑慮、恐被中美貿易戰波及
用中美貿易戰做角色轉型,蔡英文正在 Rebrand「台灣製造」這塊金字招牌!
【台灣哭哭】中美貿易戰台商撤離中國,但這 3 大原因讓台商去東南亞而不是台灣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