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中國科學家去年以基因編輯技術「創造」了全球首例基因組永久改變的雙胞胎女嬰,在國際間引發巨大爭議。現在又有中國科學家培育出帶有人類基因的猴子,再度引爆倫理爭議。
接連兩件令人震驚的科學研究,讓人不禁思考,我們是否需要更嚴格的國際規範,以防在眾多「爭議」事件中,逐漸失去對科技倫理應有的控制?(責任編輯:藍立晴)
「《科技報橘》徵才中!跟我們一起定位台灣產業創新力 >> 詳細職缺訊息
快將你的履歷自傳寄至 [email protected]」
中國科學家日前培育出 11 隻攜有人類基因的恒河猴,並指這些猴子的大腦發育表現出接近人類大腦發育的特徵,再次在國際間引發倫理爭議。
綜合美國之音中文網等媒體報導,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最近宣布,該所與多個研究團隊合作,首次建構了攜帶人類 MCPH1 基因複製的基因改造恒河猴模型,獲得 11 隻基因改造猴。
中國研究人員認為,這種基因可能塑造了人類大腦發育的某些特性,例如與非人靈長類動物相比,人腦發育時間有更長的「幼態持續」現象,進而形成了更高級的智力。
基因改造猴工作記憶能力「明顯提高」
研究人員說,核磁共振腦影像分析顯示,這些攜帶人類 MCPH1 基因的基因改造猴存在類似人類的神經細胞與神經網路成熟延遲的現象。
此外,相對於野生猴,基因改造猴工作記憶能力「明顯提高」,說明大腦發育延緩可能提升了基因改造猴的智力。
中科院的聲明說,這項研究成果「顯示了轉基因(基因改造)猴模型對研究人類起源以及人類特有腦疾病(如老年癡呆等)的重要價值」。
這項研究稍早時發表於中國的英文綜述性學術期刊「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但是,包括這項研究共同作者在內的科學家,對研究結果的可信性和倫理都提出懷疑和批評。
沒有一家西方科學期刊願發表這份報告
美國科技雜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說,這些經過基因改造的猴子只有5隻存活,對於「牠們大腦大小和記憶力是否與一般猴子不同」的問題,很難得出確切結論。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援引這項研究的共同作者、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專家史丹納(Martin Styner)表示,研究者還未能找到願意發表這一報告的西方科學期刊。
他說,這項研究並不是一個「好的方向」,「我們創造了一種和牠本來樣子不同的動物。當我們做實驗的時候,我們必須很好地理解我們希望學到什麼、去幫助社會,但這裡的情況並非如此」。
實驗發起人:已開始培育另一種基因改造猴
有科學家認為,人類基因永遠都不應移植到猿類身上,因為二者太過相像。
這項實驗的主要發起人宿兵對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說,他將創造出更多這樣的基因改造猴,並已開始培育攜帶另一種人類特有基因 SRGAP2C 的基因改造猴。
此前,中國科學家賀建奎去年曾以基因編輯技術創造全球首例基因組永久改變的雙胞胎女嬰,在國際間引發巨大爭議。外電報導,來自 7 國的頂尖科學家和倫理學家不久前要求全球暫時禁止這類操控生殖細胞基因的行為。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在猴腦植入人類基因 中國科研再引倫理爭議〉,首圖來源:中央社。)
延伸閱讀
【人能當上帝嗎?】試管嬰兒、器官移植從撻伐到被接受,基因編輯為何被科學家聯名反對?
最醜陋的同意書!一張 126 萬合約,促成全球爭議的中國基因編輯寶寶
美國國防部的機密研究曝光!包括蟲洞、隱形斗篷等 38 個開發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