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台積電的 5 奈米晶圓廠已建置完成,目前正在安裝機台,宣布正式進入試產階段,預計 2020 年量產。台積電領先全球全球,啟動 5 奈米廠,而 3 奈米晶圓也將在 2023 年量產,台積電將持續擔任全球半導體業的領頭羊。(責任編輯:郭家宏)
「《科技報橘》徵才中!跟我們一起定位台灣產業創新力 >> 詳細職缺訊息
快將你的履歷自傳寄至 [email protected]」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計畫在今年啟動全球首座 5 奈米晶圓廠,近日宣布製程進入試產階段,雖然因景氣狀況傳出廠房投片速度可能放緩,供應鏈相關人士表示,台積電仍在全力推動 5 奈米晶圓廠生產狀態。
台積電 5 奈米晶圓廠已建置完成,正式進入試產
據《MIT 科技評論中文網》引述供應鏈透露,隨著全球半導體環境增長放緩,台積電 5 奈米廠之後投片速度可能會因此放慢,然而,儘管受到 2019 年半導體行業放緩,以及智慧型手機市場需求日漸疲軟等因素影響,導致台積電放緩今年營收預期,其對於先進工藝的投資卻沒有停止。
台積電的 5 奈米晶圓廠計畫自 2018 年啟動後,動員 5000 多名工作人員趕工,目前已建置完成並進入安裝機台階段,宣布正式進入試產,符合公司在第 2 季進行風險試產的目標,計畫 2020 年進入量產。
供應鏈相關人士表示,「5 奈米製程的機台幾乎以平均 1.5 小時搬入一台的速度進場」,顯示台積電正全力推動 5 奈米晶圓廠進入生產狀態。
另外,負責 5 奈米製程「關鍵 18 廠」的內部人事安排也是明顯徵兆。廠長由曾任中科 15 廠長,負責 7、28 奈米製程的劉曉強擔任,兩位副廠長則由曾任南科 14 廠,專注 12、16 奈米製程技術的楊懷德、林俞谷出任,盼能借鏡 7 奈米以及 16 奈米的量產經驗,有效提升製程的效益。
台積電啟動 5 奈米晶圓廠,驅使三星加速 5 奈米製程布局
台積電表示,在開放創新平台(Open innovation Platform,OIP)下推出的 5 奈米設計架構完整版本,目標鎖定 5G、人工智慧領域,盼未來能在相關應用的帶領之下,將潛在客戶應用範圍延伸至蘋果、華為、Nvidia、AMD 等公司。
台積電積極推動高端工藝技術。儘管三星(Samsung)在導入 EUV 技術至 7 奈米製程的速度領先全球,其量產速度卻不如預期,加上關鍵客戶數量掌控的不足,成為三星在晶圓代工業務上的致命傷。
而近期台積電 5 奈米晶圓廠的啟動,驅使三星加速 5 奈米製程布局,宣布攜手 ARM 並協議共同優化 7 奈米以及 5 奈米的技術,其中 5 奈米 LPE 製程將帶來更小的晶片及更低的功耗。
台積電預計在 2020 年興建 3 奈米晶圓廠
作為晶圓代工的兩大龍頭,台積電與三星在先進工藝製程的纏鬥也持續延伸至 3 奈米技術上。
2018 年底,台積電宣布其斥資將近 200 億美元的 3 奈米晶圓廠正式通過環評標準,預計 2020 年開工興建、隔年試產,並在 2022 至 2023 年間進入量產,成為第一座為 3 奈米工藝而建造的廠房。
儘管三星宣布已完成 3 奈米性能驗證,並積極將量產目標設置在 2020 年,但依其過去放話領先 7 奈米量產的經驗,外界對於該公司實際的進度仍存有疑惑。
(本文經合作夥伴 鉅亨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機台入廠平均1.5小時一台」 台積電全力推動5nm晶圓廠生產〉。首圖來源:Wikimedia Commons)
更多台積電相關消息
史無前例台積電 10 萬片報廢晶圓事件,對全球電子供應鏈的衝擊是什麼?
台積電 3 奈米新廠環境審核過關!砸金逾 6 千億台幣看好人工智慧、5G 硬體需求
台積電 5 奈米製程關鍵合作夥伴現身!中微「5 奈米刻蝕機」通過台積電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