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智慧城市走在前端!農業、醫界、電子業如何因轉型受惠?

聯合國調查指出,全球都市人口佔比將於 2050 年提升至 68%,城鄉差距越來越大。當一半的人都住在都市裡,城市交通、醫療、教育各面向的乘載力將超乎以往,同時偏遠地區的治理也將成為重要課題。為避免民眾生活品質直落,政府得引進 AI、物聯網、5G 搜集各城市資料,並透過數據分析作為市政策略的決策關鍵。2019 年,城市智慧轉型刻不容緩。

台灣 2019 智慧城市展於 3 月 26 日開幕。其中智慧城鄉主題館展示了台廠的各種解決方案。主題館由經濟部工業局主導、工研院及資策會共同執行,展覽中可接觸到日常生活的各類應用,像是隨處可見的路燈、停車,或者影響範圍較廣的醫療、商務、觀光等,也有專門為產業而研發如農耕、養殖漁業等 B2B 的智慧應用,這些新興的應用皆給予了智慧城市一個嶄新的方向。 

數位展示天氣、溫濕度、景點地圖的智慧路燈

在城市治理方面,涉及到與民眾密切相關的日常,各國政府無不希望可以更加高效且確實地管理都市,舉凡空氣品質、天氣,或者是犯罪防治等,都是政府亟欲克服的目標,在上述的考量下,街道上隨處可見的路燈恰能滿足這些需求。由於路燈的配置模式是在相對地面的制高點,收集環境因子可不受地面的車輛、人流影響,且若將監視器等設備整合於路燈的桿上,方能減少畫面被阻擋的機率,可說是最佳選擇。

近年路燈的開發討論度最高的便是光寶科技的智慧路燈;光寶的智慧路燈目前設置在台北花博、新北市區等的 5 大公園區域中。智慧路燈不僅節能省電,也能透過感測外部空氣品質、溫/濕度或是天氣預報等環境資訊,提供民眾即時訊息。且燈柱上還安裝了電子看板,所有相關資訊都會同步出現在上面。值得注意的是,這塊電子看板還可作為花博等公園景點的互動導覽依據,要是旅客迷路了也沒關係,上頭結合了地圖功能,不僅可查看現在所在地,還能指引民眾前往目的地的正確方向。

除了能提供民眾資訊,光寶的電子路燈更結合偵測感應器與傳輸網路打造人臉追蹤系統。系統內建的 AI 模組會透過深度學習與類神經網路架構,讓路燈能在極短的時間做到高效與高度正確的識別。結合 AI、物聯網,未來甚至還有 5G,智慧路燈的人臉辨識系統不僅能協助地方警員找到失散民眾,更有可能成為打擊犯罪的重要依據。

智慧路燈增添趣味互動面板,可偵測行人外在年齡及感測外部環境資訊 

智慧穿戴偵測心電、心音,預防心臟疾病發生

健康是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曾指出心臟疾病是全球死亡的頭號殺手,在台灣也是僅次於癌症的第二大死因。因此許多醫療單位都在思考要如何利用輔助工具,來了解與追蹤國人的心臟健康。

作為醫療的輔助工具,來自麗臺科技的「偵貼心方案」利用智慧穿戴無線傳輸的方式,監測與記錄病患的生理資訊,藉此增加醫生對於病人發生心臟衰竭的判斷,目前國內已有超過一半以上的醫學中心都已導入使用,且像是一些中小型醫院、診所、健檢中心也都有導入這項服務。同時,麗臺也積極地想將這項服務推向居家使用;讓有需要的民眾只要在每天起床或出門前測量心電、心音,就可評估一整天活動安排,比如說今天的心臟狀況適不適合爬山、游泳等活動。且醫院與居家使用的硬體設備一致,需要長期追蹤心臟狀況的用戶不用擔心操作方式有異;只是在數據的呈現上家中自行測量的僅提供較簡單的資訊,但一定能滿足日常需求。

另一方面,台灣雖然地狹人稠、交通四通八達,醫療資源相對於其他國家而言更加唾手可得,但是這也僅限於都市區域;對於偏鄉、離島等地區居民來說,醫療資源相當稀少,也因此自 2018 年開始,麗臺在工業局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計畫的補助下執行「藍眼淚天使計畫」,將智慧健康的理念落實在連江縣馬祖。

「藍眼淚天使計畫」是希望透過多元的智慧健康應用,帶給馬祖在地民眾天使般的守護,提供的服務包含老人照護、即時掛號、智慧就診,並針對連江縣的小朋友,發放約 1,200 支的智慧手環,偵測他們的健康資料,包含血液循環、學習疲勞、睡眠狀況等,並與學期成績做綜合分析,希望能藉此了解與學習成效有關的變數,以提升學生的學習狀況。

除此之外,目前麗臺也正針對連江縣地區做 AI 機器人的應用開發;以聊天機器人的方式與掛號系統相互連結,將可提供離島地區遠端問診,並針對輕微疾病協助醫師做出初步診斷。

一機掌握農場、魚塭數據變化,農業主不再受天操弄

鄉村的經濟多靠農業的產銷為主,過去農耕、養殖業只要天公不作美,數月的心血很有可能毀於一旦,且農產品收購壓榨事件時有所聞,多數案例皆反應農民從生產到銷售的困境。為了減輕農民耕作與經營的負擔,富鴻網打造了一條龍的智慧農業方法,結合了物聯網感測監控、大數據分析,以及農作產銷平台,讓農民從農作、養殖開始,到後段的銷售都能夠「一手」掌握。

富鴻網的智慧農業系統從農耕、畜牧及水產養殖出發,從上到下提供一套管理者物聯網環控平台。從農場當中收集數據並自動上傳到雲端與平台,往後農民只要查看 App 就能監控農場中一切的數據變化。舉例來說,當魚塭缺氧時可用 App 遠端操控馬達,迅速地將氧氣打入水中;發現農作物缺水時,農夫也可以從手機App立即得知,且不用大老遠的走到田中灑水,只需要按下App中的灑水按鈕,系統就可以自動幫你澆水。目前富鴻網的智慧農業概念已受到新竹縣政府採用,並積極地協助當地小農導入應用。

富鴻物聯網技術透過田地裡的感測器,對作物環境做分析,達到生產最大效能。

智慧農業的概念落實就是將農民專業知識轉化為數據,提供農場管理者經營決策與判斷考量的依據,並且進一步地減少人力支出及生產成本,讓農漁民往後不用看天吃飯,或是憑感覺搶收農作物。

另外在後端銷售的部分,這套方案也貼心地提供了實體和虛擬通路,以作為農民們的產銷平台。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前段的農作過程已透過物聯網裝置收集資料,這些數據、生長過程在寫入區塊鏈技術後,即可作為農產品的生產履歷,藉此還可再增加農產品經濟價值,提高農民收入。

在台灣,一般大眾可能對智慧城市、智慧城鄉這些名詞有些陌生,但只要走進智慧城鄉主題館內,就可以明顯感受到政府與各行各業近年所做的努力與改變,日常生活已經「理所當然」地智慧化了!

經濟部工業局廣告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

你可能感興趣

工廠轉型必備!無人機取代保全警衛,智慧監控節省人力成本

智慧城市新格局!芬蘭讓「丟垃圾」都跟 5G、AI 息息相關

一機掌握儲水情況!桃園水圳物聯網轉型,智慧預測當日水源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