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要等到數據分類後,AI 才有辦法做消化分析。因此近幾年業界猜測未來將出現「數據標記工讀生」的職業,他們將坐在電腦前不斷的為資料分類換取薪資。那在這個工作出現之前,AI 公司該怎麼辦?除了南韓新創發明的讓 AI 自己標記數據集的系統,有家荷蘭 AI 公司更把腦筋想到監獄裡頭。你猜它在打什麼算盤?(責任編輯:陳伯安)

「《科技報橘》徵才中!跟我們一起定位台灣產業創新力 >> 詳細職缺訊息
快將你的履歷自傳寄至 [email protected]

「監獄勞動」通常與體力勞動有關,但最近芬蘭的兩所監獄開始給囚犯們分配新任務:對數據進行分類,以便為人工智慧公司訓練算法

這樣的勞動改造,也不知道囚犯們是喜是憂!

很少人去分類荷蘭文寫的數據資料

Vainu 是一家為銷售商提供大數據服務的人工智慧公司,創立於 2013 年,公司機構分布在芬蘭赫爾辛基、美國紐約、荷蘭阿姆斯特丹、瑞典斯德哥爾摩和挪威奧斯陸。

該公司宣稱自己致力於為世界各地的公司建立一個綜合數據庫,以幫助企業找到潛在的合作商。這些數據的收集、索引和分析來自數百萬在線數據源,包括商業登記處、公司網站、新聞媒體、社交媒體、開放 API 等。

要實現這個目標,則需要閱讀大量的文章並標記相應分類。例如:需要標記出某篇文章到底是 Apple 科技公司還是水果公司。這些標記數據將應用與訓練算法去管理數據庫。

如果這些文章用英文寫的那就很容易了,可以交給 Amazon Mechanical Turk 平台上的人完成。

Turk 是一個眾包市場,接受任務的人需完成圖片和產品分類,翻譯文本,將語音或者圖片轉錄成文本等工作。平均在每小時 美元左右(約 60 台幣)。但 Turk 平台上的參與者以母語為英語的美國人為主。

如果是用一些小語種,小國家的地方語言就很難分類了,比如芬蘭語。

百位囚犯進行數據標記,監獄收取合作費用

於是創始人突發奇想,走進了芬蘭刑事制裁機構(CSA)辦公室,開始了與監獄的合作——雇傭芬蘭監獄的囚犯來進行進行數據分類。

圖爾庫監獄單人牢房

三個月前,Vainu 開始與兩個不同的監獄合作,一個在赫爾辛基,另一個在圖爾庫。Vainu向這些監獄運送了 10 台電腦,並為囚犯完成的每項任務向 CSA 支付費用。薪水與向 Mechanical Turk 所完成的任務支付的金額相當。

目前有約 100 名囚犯進行數據分類的工作,每天工作幾個小時。

Vainu 和 CSA 根據任務數量已經簽訂了年度合同。Vainu 團隊希望擴展到芬蘭的其他地方。希望可以需求其他國家監獄的合作,尤其是一些較為難懂的語言國家。

但這算是對囚犯的一種「剝削」嗎?

芬蘭監獄管理部門非常認可這個項目。首先,這項工作只需要一部電腦便可以完成,沒有涉及危險的工具,因此也不會帶來暴力行為的風險;其次, 這種工作更符合現代生活的工作模式, 也有助於囚犯處於後找到新的生活;還可以教授囚犯人工智慧科技相關的知識,賦予他們獄後工作的能力,是一個雙贏的合作。

但該項目也引起了很多爭議。

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傳播學教授莉莉·伊拉尼(Lilly Irani)介紹,在美國,監獄勞動一直備受爭議,一些人說它在經濟上剝削囚犯,而另一些人則認為它可以幫助他們恢復適應社會的能力。

但在這個項目中,監獄勞工涉及的工作只需要有基本的識字能力,「這讓人懷疑這種技能能有多有用」。也有可能只是 AI 技術的一種炒作,將剝削勞動偽裝成「監獄改革」。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信息科學教授莎拉·T·羅伯茨(Sarah T. Roberts)認為,雖然這些工作往往是死記硬背和重複性的, 但 Amazon Mechanical Turk 平台的工作者,他們也拿著和芬蘭監獄勞工一樣的工資。

勞動改造隨著社會進步而不斷改變, 以後不會點數據分析都不好意思進監獄了。

(本文經合作夥伴 大數據文摘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芬兰为人工智能找到了新的廉价劳动力——监狱囚犯〉,首圖來源:Pxhere, CC Licensed。)

你可能感興趣

自己的數據自己標!南韓新創訓練 AI 自產深度學習數據集

NVIDIA 史上最強繪畫 AI:畫個圓圈和直線,自動幫你做出超逼真「假海灘」照片

成功預言!DeepMind AI 能提早算出未來「一天半」的風力發電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