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飛上太空這句話,常常就被「太空」兩字嚇得半死,覺得要先有 NASA 等級的頭腦、龐大基金等等,才具備資格。
可是有位日本冒險家-岩谷圭介,用努力推翻這想法,他用「氣球」上到三萬公尺高的大氣層外側(也就是太空),就來看看他是怎麼顛覆想像了。(責任編輯:黃穗懷)
「《科技報橘》徵才中!跟我們一起定位台灣產業創新力 >> 詳細職缺訊息
快將你的履歷自傳寄至 [email protected]」
「把氣球放上天空,能飛多高啊?」
在日本從事「氣球太空攝影」的岩谷圭介,他的工作,就是將氣球施放到三萬公尺以上的高空,從那邊拍攝太空的邊界與地球的輪廓,當氣球破掉後掉落到地表,他再從相機裡取回照片。
聽到「太空攝影」,你可能會想像成等同於國家級規模的計畫,需要花龐大的經費,只有極少數的優秀菁英才能參加⋯⋯但岩谷圭介的太空開發計畫,一個人開始,從設計到開發,包括營運,都只由他一個人執行,器材也從百元商店與生活用品店這些一般的地方購買。沒有研究機關,也沒有發射場,為了用氣球拍下太空,他一路上跌跌撞撞,經過許多失敗,他成為日本第一位個人太空開發者,也是全世界規模最小的太空開發計畫。
在岩谷圭介所寫的《經過100次的失敗,他用氣球拍下太空》,他記錄自己如何從零開始,將想法化為現實。在他的第一次實驗,一萬六千張中只有一張成功的照片,即使如此,他仍繼續嘗試,但他也坦言,只有一次,他浮現「已經不行了,放棄吧⋯⋯」的想法。
首次「無線」攝影機失敗幾近摧毀夢想
在諸多挑戰中,我只有一次「已經不行了,放棄吧⋯⋯」的念頭,那是施放四號機的時候,是極為難忘的回憶。
四號機是最早沒繫上線放到空中的裝置。因為是第一次,也沒能預測風向。我只是大概地推測可能有偏西風的影響,應該會從西邊飛到東邊吧,然後就把氣球放到天空裡了。結果糟糕透頂,它掉到室蘭沖的海上,我沒辦法接近。預測的距離和方向全部猜錯,差太多了。
大海是機器的天敵,我沒設想過竟然會掉到海裡,並沒做好防水加工。海水如果浸到機器裡面,最後機器就會壞掉完蛋了。
我一直關注著電腦畫面監視GPS的動向,可是大概是進了海水,GPS的反應越來越弱,最後在近海失去蹤影了。
我幾乎消沉到沒辦法振作。花了幾個月時間拚命製造,決心施放到空中的裝置,飛到我完全想錯的方向,沉到海裡壞掉消失了。
我知道「這完全不行了⋯⋯」明白了自己的失敗,再怎麼想都還是沒有解決辦法,但還是只能無限廻圈想著這件事,每天都過得慘兮兮的。
我想起美國學生成功的報導。美國幅員廣大,我看了日本地圖,日本都是森林、高山和海洋,而美國是開墾的農地。在日本進行我的氣球攝影計畫可能本來就太難了。
莫非我太有勇無謀了?美國大學生很優秀,但我是無能的人……
再加上朋友和大人們跟我說的話一直在我腦海裡轉來轉去,他們都給過我忠告。「那種事根本不行吧,不可能成功!」「別浪費錢啦!」「把錢用在更好的地方 ~」我只能在心裡回答他們「你們說的都沒錯!」或許我不該把錢花在氣球實驗,去旅行什麼的都更好吧。我明明能做很多事⋯⋯我腦袋裡就只想著這些。
比起這些更難過的是,整理失蹤機器剩下來的東西。譬如,回家以後,看到地上的相機空盒。相機不見了只剩下空箱,就算不舒服也要面對現實。相機已經長滿海裡的藻類了吧,我留下空箱也沒意思。我整理了相機盒子,收拾了保麗龍,把研究期間散亂一地東西的房間徹底清理乾淨。開了窗讓新鮮空氣進來時,看到了外面空虛的秋日晴空。
每天我都消沉度日,經過一些時日以後,終於可以整理心情,也開始考慮放棄氣球計畫。
攝影機「失而復得」重燃氣球太空攝影鬥志
之後又過了十天左右,我的手機突然響起。竟然是有人撿到那台我以為葬身海底的四號機,特地打來聯絡我。
我在施放之前,有想過萬一機器失蹤,或許有人會發現它,為保安全在保麗龍外側寫上了我的電話號碼和聯絡方式。因為是用油性麥克筆寫的,所以就算泡在水裡字也不會褪色消失。
撿到裝置的是住在苫小牧的大叔。機器泡在海水裡生銹,變成橘色,就算撿到的人心想「這什麼鬼?」然後丟掉它也毫不奇怪,可是他親切地撿起來還聯絡了我,我打從心底感謝他。
滿浸了海水跟泥砂,相機看起來受盡磨難,還好沒解體平安回來了。
「就像東日本大地震的瓦礫,被海流帶著,就算沖到對岸也不意外,竟然又乘著海流回來了。」「也有可能會陷在沙地裡,跟昆布或是海中垃圾纏在一起,但漂到了人們比較會活動的地方。」「親切的人找到,又很親切地打電話給我。」
因為碰上連續的幸運,四號機奇蹟般地回到我身邊。

圖左:四號機的相機USB,已經生鏽得這麼嚴重了,檔案卻完好無缺。
圖右:四號機實體,我用油性麥克筆寫上的訊息還完好保留。
光是能找回來我就已經很心滿意足,相機因為鏽蝕太嚴重,確定不能用了。不過,雖然覺得不可能了,還是把相機記憶卡連上電腦試看看。結果,升上天空的氣球看過的風景,重現在我的眼前。氣球飛到空中時,拍到了閃閃發亮的海和湖水。
四號機所拍下的照片。從札幌出發旅行,經由室蘭到達苫小牧的沿途景色。
我本來都要放棄了,可是這時好像聽到有個聲音跟我說「再努力一下吧?」於是我想,那就再拚拚看吧。
如果四號機沒有奇蹟式地回到我身邊,我沒有自信可以持續到今天。可是,奇蹟是會出現的,持續到今日都還在發生。我想,我們有時候真是被奇蹟拯救的啊。
但是,透過四號機的回歸事件,我也知道「雖然奇蹟是偶然的天賜,不過不努力的話,奇蹟還是不會發生的」。
那時候,如果我沒用麥克筆寫下我的聯絡方法,就不會出現奇蹟了。
期待發生好事,即使機率很小也用力賭上一把的話,或許奇蹟的天使就會時時眷顧。
(本文經原作者 書傳媒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已經不行了,放棄吧⋯⋯」經過一百次的失敗,他終於成功用氣球拍下太空〉。圖片來源:啟動文化)
關於飛上天的大小事
台灣太空 3 期計畫要上路啦!每年至少發射一顆衛星,還要讓它環繞月球
登月過程不忘「自拍」!以色列太空船拍地球、拿紙板實在有點萌啊
火星上找到生命了?NASA 探測車拍到多張「蘑菇」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