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生在哀號】學 AI 不只是理科生的事!日本政府:你讀文科也得要會

「《科技報橘》徵才中!跟我們一起定位台灣產業創新力 >> 詳細職缺訊息
快將你的履歷自傳寄至 [email protected]

我國政府在去年 1 月宣布了 4 年期的「台灣 AI 行動計畫」,目標是要在 2021 年培育1,000 名 AI 菁英,智慧科技實務應用人才至少 5,000 人,還要持續延攬全球各地的 AI 人才,期望提升台灣的 AI 國力。

另一方面,日本政府制定的「AI 戰略」全貌已在近日出爐,目標是要每年培養 25 萬名熟練使用 AI 的人才,更要日本大學生無論文科、理科,全都要接受 AI 初級教育,強化日本的 AI 競爭力。

根據《日經中文網》報導,日本政府正敦促大學不分文科或理工科,讓全部大學生接受 AI 的初級教育,並且要在大學內設置針對社會人士的專門課程,目標是每年要教育 2,000 名社會人士。

這份「AI 戰略」的具體內容預計將在 29 日的會議上公布。

日本大學 AI 教育規模小,每年培養不到 900 名 AI 菁英

根據報導,日本目前每年完成 AI 相關碩士課程的頂尖人才,包括在東京大學、京都大學、早稻田大學等 11 所大學僅有不到 900 人,就算是把範圍放大到日本全國,也僅有 2,800 人,日本經濟產業省提出警告,具備 AI 等知識的人才到了明年(2020)年底將會短缺 30 萬人。這種情況若不著手改善,日本 AI 人才短缺問題將日益嚴重,到了 2030 年短缺人數恐怕會來到 59 萬人。

不過,該如何解決 AI 人才嚴重短缺的情況?日本政府認為,應當自教育面著手。

不分文科或理科,這些 AI 知識都要會

根據《日經中文網》,日本政府預計要向全年約有 50 萬人的所有大學生、高等專科學校學生,提供初步的 AI 教育,讓學生可以最低限度地理解程式語言機制、了解有關 AI 的倫理道德,這些接受了 AI 教育的學生將獲頒結業證,以便未來在求職活動中用上。

在這 50 萬名學生中,有 25 萬人將更深入且有系統性地學習有關「深度學習」、「機器學習」相關的知識,也就是具備更專業知識的 AI 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這些大學生是文科生或者理科生,都必須要學會「AI 與經濟學」和「數據科學與心理學」等科目,考慮到日本文科生約有 42 萬人,未來每年約有 15% 文科生,也就是近 7 萬人左右會成為 AI 人才。

大學生要學,小學生也要上寫程式課

除了大學生得要具備或基礎或專業的 AI 相關知識,日本政府還希望更早讓日本的學生們接觸到基礎概念、盡早接觸寫程式,讓那些可能對相關領域有興趣的學生,可以更快地接受訓練。

為了達到這項目標,日本政府已將「寫程式」課程列入了國小五年級的必修課程,將自明年 4 開始正式實施。

台灣程式設計入課綱引教育界辯論,我們的優勢在哪?

回過頭來看台灣,教育部已在 107 課綱將「程式教育」納入了國高中課綱。

支持者認為,新課綱著重在引發學生對 AI、程式設計的興趣,而非艱深的技術,對於台灣人才可望在未來銜接國際,抱持樂觀其成的態度;反對者則擔憂教育現場的師資、設備等現實條件,以及台灣學生的學習負擔已過重等狀況,程式教育要不要入課綱,曾引發台灣教育界的激烈辯論。

從數字上來看,台灣培養 AI 人才的數字與速度或許不如他國,但台灣其實自有優勢。

例如在近日宣布在台灣興建全新辦公園區、擴大招募與人才培育計畫的矽谷大老:Google,今年預計將大幅增加與我國業界人才交流活動的規模與頻率。在校園面,則將與產官學界的 9 個合作夥伴,共同培育出 80 位 AI 種子教師,傳遞 AI 知識給更多台灣學生。

另一方面,微軟也在台灣設置了 AI 與 IoT 中心,還要在 5 年招募並培育超過 200 人的 AI 研發團隊,台灣的 AI 教育與人才培育正與這些國際型的科技公司一同前進。

參考資料來源:

  1. 《日經中文網》:〈日本政府擬每年培養 25 萬 AI 人才
  2. 《Nikkei Asian Review》:〈Coding will be mandatory in Japan’s primary schools from 2020

你可能會感興趣

Google 重磅宣布:在台興建全新辦公園區,擴大招募與人才培育計畫
Google 給台灣企業的誠心建議:你的機會在東南亞,但出口策略該轉變了!
微軟把 AI 跟 IoT 中心設在台灣,還要攜手新創將「智慧城市」推向全球!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