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新格局!芬蘭讓「丟垃圾」都跟 5G、AI 息息相關

智慧城市最核心是為了提升民眾生活品質,省去生活中的零碎時間,減少市政的營運成本。大數據分析、AI 深度學習、5G 與物聯網系統不只能打造上太空的科技,更能讓你與我的生活與時間得到最大的優化。

談到高科技城市,印象中似乎要像上海和矽谷那樣簇新、宏偉的格局才算數。但在全球高喊「城市再進化」的浪潮中,芬蘭交出一張很不一樣的成績單。

芬蘭首都赫爾辛基郊區外,名為「聰明的卡拉薩塔瑪」(Smart Kalasatama)的濱海城鎮正在施工,預計於 2035 年完工之後成為芬蘭第一個智慧城市典範。面積僅 0.7 平方公里的卡拉薩塔瑪,將可容納 2 萬居民和上萬個工作機會。目前已有約 3 千人進住。

「上班通勤少 5 分鐘,公園散步就多 5 分鐘」

智慧城市的概念,聚焦於如何利用科技和創新服務,提升資源分配效率和永續管理。而在重視人權福利的芬蘭,「時間」和生活品質就是最珍貴的資源,也是整個城市的規劃重心。如同政府打出的傲人口號:

「公園散步的時間多了 5 分鐘,跟小孩相處的時間多了 5 分鐘,通勤上班的時間少了 5 分鐘──生活在世上最便利的城市,生活就是如此輕鬆。」

「真空管線」丟垃圾,食衣住行都跟 5G、AI 有關

為了省時又兼顧品質,芬蘭早在 2015 年就領先全球展開 5G 測試,由政府與奧盧大學(Oulu University)主導,聯合近 30 家科技大廠研發 5G 應用技術,居家照護、公共安全、媒體娛樂、智慧建築和數位醫療等等,都被納入智慧網路一部分。在卡拉薩塔瑪興建計劃中,更有超過 70 家公司一起開發,期望快速又穩定的 5G 環境能創造最便利的生活。

芬蘭的 5G 應用天羅地網,樣樣都以便民為出發。例如,透過交通號誌與道路的物聯網,能以大數據分析更有效疏通車流,大幅減少通勤時間;網路速度與覆蓋率提升,也讓所有市民都能遠距辦公,第一級地方政府也不例外;就連家用垃圾,芬蘭政府也計劃打造「真空管線」,民眾只要把垃圾丟在社區內的管路,就能「咻」一聲輸送至地下,不再需要垃圾車四處蒐集,並透過 AI 偵測和分析維護廢棄物處理場。

不怕大雨、大霧、大雪的自駕公車

目前在實際測試中的應用,目前也涵蓋不少層面。例如包括芬蘭電信商 Elisa 去年 10 月於赫爾辛基大學啟用空污監控計劃 MegaSense,以高密度的空氣實時監測,幫助人們規劃「最清新上班路線」。芬蘭自駕技術公司 Sensible 4 也與無印良品(MUJI)跨界合作,開發出不管小雨大雨、濃霧或大雪都能正常運作的自駕公車 Gacha,目標 2021 年就能正式開始服務。

儘管每項設施看似都只能省下一點點時間,芬蘭政府卻打包票,卡拉薩塔瑪的 2 萬居民每天都能多出 1 小時自由時間,足以放鬆身心、增加睡眠甚至上課進修,智慧城市的效益,就該回饋在每位市民的生活裡。

2019 智慧城市展,更多詳情點這

參考資料來源:

I’m Herald〈Smart Kalasatama, Finland’s Future Smart City That Values Its Citizens The Most

Enterprise IoT Insights〈Finnish operator Elisa deploys 5G for smart city applications in Helsinki

Business Insider〈A Helsinki district is being used as one huge innovation platform – with the goal of saving inhabitants one hour per day

Fast Company〈Muji’s adorable autonomous bus hits the road in Finland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Flick, CC Licensed。)

你可能感興趣

智慧城市大革命!美國五大都市如何打造「最省錢」的市政策略?

智慧城市的 4 大轉型關鍵!5G、物聯網將是最核心的技術

智慧城市世界樞紐在台灣!破百位跨國都市首長來台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