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是未來市政的發展關鍵,透過數據整合與科技應用打造最舒適的生活空間,同時城市透露的資料也讓市政能高效調配使用的經費。美國作為世界最大經濟體,人口熔爐的情況下,都市智慧系統更顯重要。美國是如何讓龐大人口順暢地活在一塊兒?又有哪些可讓台灣借鏡?
無人機監控施工進度、機器人探測下水道系統、自動調節車流號誌系統、感應路燈,這些科技創新並非來自科幻故事情節,它們是真實、正在上演的「智慧城市」革命。
根據麥肯錫的調查報告,全球智慧城市將在 2020 年達到 600 個,5 年後,全世界近 60% 的 GDP 將由這些智慧城市產出。預示高度都市化的未來,同時都市也需負擔更大的承載力。
智慧城市的革命已經開始
不斷增長的都市人口,面臨資源緊張、電力短缺、供水不足、政行政效率低落、建設不足、交通亂象、污染等問題,未來這些超大城市將如何支持人口的大規模增長?或是走向自我會滅?
通過利用區塊鏈、物聯網與 AI 等科技智慧規劃,將可提高城市的承載能力,形塑智慧城市的關鍵指標:公共服務、基礎建設、交通運輸。這些項目已經引領美國幾座城市打造未來城市藍圖,更加經濟效率,同時永續經營。
美國首座智慧城市迪比克:智慧水錶
談到智慧城市,就不能不先認識美國第一座智慧城市迪比克(Dubuque)。迪比克市政府與 IBM 合作,利用物聯網技術,完成水電資源的數據建設,給全市住戶和店家安裝數位監控水錶與電表,不僅記錄資源使用量,還利用低流量感應器技術預防資源洩漏。

儀器記錄的數據會即時反映在綜合監測平台上,將城市的所有資源數位化並連接起來。不僅為城市節省了大量用水,並且因為智慧水錶自動抄表 (AMR)功能,為城市每年節省 144,000 美元的人工費用。(約 432 萬台幣 )
匹茲堡的自動調節交通號誌
匹茲堡(Pittsburgh)的智慧城市計畫強調「提高安全性、增強移動性、面對氣候變遷和增加機會流動」。首先,卡內基梅隆大學自 1980 年代以來一直在測試和打造自動駕駛汽車,該大學與匹茲堡市和阿勒格尼縣的緊密合作關係促進了運輸、機器人和環保能源等創新技術的發展。費城交通局花費 3 千萬美元(約 9 億台幣)推動自動感應車流狀況的智慧號誌系統,安裝在整個城市的 50 個交叉路口。該系統將交叉口的總等候時間減少了 40%,車輛排氣量減少 21%,同時減少通勤時間。
哥倫比亞的卡車通訊系統
哥倫比亞(Columbus)致力於改善貨運,以減少交通擁堵和車輛廢氣排放。作為美國第十大活躍的物流樞紐,哥倫布將「貨運引起的擁堵」列為該地區的主要挑戰。

計劃開發一種卡車排隊系統,允許兩輛或多輛半自動貨運卡車即時通訊,以便他們能夠緊密相互追蹤,從而節省燃料,提高車輛安全性並改善交通流量。
芝加哥的路燈感應器
在芝加哥居民的生活里,「路燈感應器」無所不在。通過綁在路燈上的「路燈感應器」,可以收集城市路面信息,檢測環境數據,如空氣質量、光照強度、噪音、溫度、風速。未來「路燈感應器」將分批安裝,全面占領芝加哥市的大小街區,每台感應器設備初次採購和安裝調試成本在 215~425 美元之間,運行後的年平均用電成本約為 15 美元。
舊金山緩解都市停車需求
舊金山(San Francisco)開發 SFpark 系統,解決都市停車的惱人問題。使用無線感應器了解即時停車需求,創建更智慧的停車管理。感應器可安裝在試驗區域的 8,200 個路內空間,根據可用空間的數量即時調整價格。

此訊息發送給應用程式用戶,可以協助他們輕鬆找到最近的可用停車位。同時,SFpark 幫助減少了 30%的交通里程和溫室氣體排放。舊金山預計將 SFpark 擴展到該市的其他地區。
提升治理效率,創造都市新價值
在接下來的十年中,智慧城市將徹底改變我們生活、旅行、用餐、工作、學習等方式。
你或許可以看到智慧廢棄物管理系統可以追蹤公共垃圾桶中的垃圾量,建議清潔隊最佳的清掃路線,確保垃圾車節約燃料消耗; 使用感測器測量污染物含量,幫助居民保持健康的環境,並在問題加劇之前提供建議補救措施; 或是汽車連網裝置監控汽車健康狀況並提供診斷信息,以確保車輛實時安全。
無數的城市中心,公司和夢想家已開始著手建立未來願景。智慧城市透過物聯網蒐集連結所有資料,城市規劃者和企業可以使用這些數據,例如位置,人流量或交通頻率,並使用它來做出更明智的城市規劃決策。透過這些數據系統,智慧城市將改變人們如何接觸公共空間、如何使用公共交通、消費 – 任何行業與政府都能更有效地應對趨勢和經濟變化。
2019 智慧城市展,更多詳情 點這 。
——
參考資料來源:
jllrealviews〈 Can smart city tech shape America’s real estate?〉
bipartisan policy〈Five Innovative Examples of Smart Cities in the U.S.〉
SingularityHub 〈Imagining the Smart Cities of 2050〉
information age〈Making cities smart: how stream processing and data analytics can bring smart city projects to life〉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