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粉痛哭流涕】AppleCare+ 台灣正式開賣!iPhone 修螢幕只要 900 台幣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蘋果維修費是數一數二的貴,沒有保固的情況下光修螢幕就動輒上千上萬台幣。只能說沒有保固,你就得用命來守護你的蘋果產品。

AppleCare+ 過去曾想落地台灣但因法規所礙被打回票,如今正式通過並開放服務。還不知道 AppleCare+ 相關資訊的蘋果用戶,讓我們一起關注這場 2 年前的爭議與保固內容吧。(責任編輯:陳伯安)

蘋果公司 19 日在台灣開賣 AppleCare+ 服務專案,針對 iPhone 等 4 項產品提供保固。金管會表示,蘋果 AppleCare+ 是蘋果與美國國際產險(AIG)合作推出的手機保險產品,販售前應充分告知消費者。

編按:相比過去的 AppleCare Protection Plan,AppleCare+ 的保固範圍擴張到 iPhone、iPad、iPod 和 Apple Watch 上。另外,AppleCare+ 也把專家技術支援的 90 天期限延長到 2 年之久。用戶只要遇到問題都能直接撥打專線詢問專員解決系統或操作上的問題。最後,硬體保固的方面不僅從原先的 1 年年限翻倍,提升到 2 年,還享有兩次非人為損壞的保固,維修只要付服務費就好。據蘋果官網整理,AppleCare+ 的保固讓原本摔螢幕需付的上萬維修費用降至僅僅 900 台幣,且如有其他損壞部分只要付 3,200 台幣就好。(AppleCare+ 傳送門

AppleCare+ 過去引發的法規爭議

在過去,消費者向電信商購買手機時,各電信商會提供加費手機保固方案,例如只要每月加價新台幣 200 多元,就能享有「手機兩年保固」、意外損壞「不限次數免費維修」等服務。

但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認定,電信商與產險業這種銷售模式,已涉及「行銷保險」,根據保險法令規定,非保險業不得兼營保險,因此保險局與產險業者溝通後決定,自去年起,所有的手機意外損壞保固方案,需轉型為「行動裝置險」(手機保險),消費者須自行向產險業者投保,電信商只是通路。

兩年前被打回票,今年終於落地台灣

蘋果雖然在 2017 年就想引進 AppleCare+ 服務專案,但因涉手機保險性質,金管會保險局要求蘋果遵守台灣法規,因此直到今年蘋果才正式引進 AppleCare+ 服務專案,德誼數位 19 日也宣布同步與蘋果官網開賣 AppleCare+ 服務專案。

保險局表示,AppleCare+ 服務專案是由蘋果公司與新加坡商美國國際產險合作推出的手機保單,德誼門市人員銷售這張手機保單時,銷售人員須具備銷售手機保單的證照,銷售時亦需向消費者說明該服務專案是保險商品。

保險局指出,AppleCare+ 服務專案與其他產險公司所販售的手機保單相同,以原機維修為主,若維修費用高於新機價格,可用置換方式提供服務。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AppleCare+首登台 金管會認證是手機保單〉,首圖截自 Apple 官網。)

你可能感興趣

【AirPods 會致癌嗎?】面對 250 位科學家連署警告,蘋果陷入空前危機

糗到不行!川普誤叫庫克「提姆蘋果」,庫克上推特超幽默回應

黑蘋果潮爆了! 黑色款 AirPods 2 傳將面世,iPhone 也推黑色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