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活在每樣東西都可數據化的時代。用手機調控家中空調、窗簾,開發一套完整的物聯網智慧生活就成為現代普遍的生活場景。支付巨頭萬事達卡(Mastercard)副主席安凱恩斯表示,我們正以飛快的步伐向物聯網邁進,但我們卻尚未有意識的關注人類該如何透過擁有數位身份來實現物聯生活網。
光是採用「數位身份」,GDP 就提高了 2.5%
安凱恩斯認為發展安全而合理的數位身份(Digital Identity),是從許多不同來源獲取數據並重新組合。也就是說透過集合線上個人數據(包括醫療記錄、銀行詳細信息和購物訂單),創建數位身份,將有助於數位身份跨國操作。
其實國家推動數位身份的動機比想像中明顯。以英國為例,光是有效的數位身份方案就為該國 GDP 提高了 2.5%。跨政府、跨科技發展、跨社交媒體平台的發展有目共睹,甚至引來新創業者構思「數位身份相關」的市場拓展契機。
「數據開源」成為銀行最大危機,也是最大轉型契機!
Open Banking 超完美風暴成型中,5/14 理解最新金融理念
點我報名
銀行成為人民最信賴的數據管理機構
在數位身份的浪潮下,歷史悠久的數據管理行業——銀行更處於理想的位置,成為值得信賴的數位身份提供商。消費者信任銀行保護他們的數據和隱私,無論是金錢還是身份。根據 2018 年的調查發現,60% 的德國消費者更願意向銀行提供數位身份。而當消費者對數位身份的信任度越高,服務本身就更有可能使用於多元的線上活動。
數位化轉型的快速發展,使許多行業爭先恐後尋找安全、便捷的方式,建立數位服務的身份。原始身份生態系統已經變得複雜,數位身份的發展,有可能為物聯網的生活帶來機會與摩擦。
——
參考資料來源:
CNBC〈 Why digital identities will be so important in the next few years, according to Mastercard’s vice chairman〉
Payments journal〈An ID-eal Position: Banks and Trusted Digital Identity〉
techradar 〈Taking back control of our digital identities〉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CC Licensed。)
延伸閱讀
物聯網最驚悚之處:我們的生活數據都被記錄,如果賣給廣告業者?
40 萬聯網裝置達標!中華電信發展 IoT ,明年營收挑戰 80 億
新聚思科技的 IoT 創新案例:打造平價物流追蹤系統,解決 GPS 追蹤成本太高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