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成功」兩個字,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不免就是賈伯斯、馬斯克、貝佐斯、比爾蓋茲等等,他們的人生看起來一路平步青雲,有著聰明的頭腦、令人羨慕的財富,在對的時機成立了對的企業,從此脫穎而出,爬上富人榜寶座居高不下。
但是,大部分人忽略的,是他們遠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他們每天花大量的時間工作、閱讀、吸取新知,並在成功的路上隨時保持加速前進。
究竟這些傳奇人物的日常生活都在做什麼?他們是怎麼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以下歸納了六點成功人士每日必做的事,看看你每天完成了幾項,就知道成功是不是在對你招手了。
看一本跟你的職業毫無相關的書
閱讀和成功的連結可想而知,看書可以說是最簡單、成本最低的獲取知識方式,但要看什麼書呢?大部分的成功人士都是透過閱讀來了解自己所不知道的事,這也是為什麼每年祖克伯、比爾蓋茲的推薦書單的書籍種類都非常多元,Tesla 創辦人馬斯克也曾在採訪過程說:「是書本養育了我,再來才是我的父母。」由此可見,閱讀不同領域的書有多麼重要。
推薦閱讀:17 本兩位最出名的哈佛輟學生推薦書單:比爾蓋茲與馬克都看啥?
做一件會讓你「出汗」的事
這邊的「出汗」指的不是去三溫暖或是慢跑,而是指做一件自己非常不舒服、甚至感到緊張的事,換句話說,就是跨出自己的舒適圈,挑戰一件不擅長的事。舉例來說,假如你是個害怕在公眾場合說話的人,請想盡辦法完成一場百人演講,因為只有你跨了第一步,第二步才會變得更加容易。
想知道最新「AI 人工智慧」話題嗎?留下你的 Email,TO 給你精選科技好文與產業觀察!→→ 點我留 Email
維持每日運動的習慣
根據名作家 Tom Corley 所做的「富人習慣調查」,他發現「運動習慣」幾乎是每個有錢人的共通點,且有固定做有氧運動的人比起其他人更有競爭優勢,這些競爭優勢包含 IQ、自信以及精力。調查顯示,歐普拉、桑德伯格(FB 營運長)、布蘭森(維珍集團董事長)的每日計畫都有運動時間。
回饋社會
2010 年開始,比爾蓋茨夫婦和巴菲特開始實施捐贈計畫「Giving Pledge」,將他們一半以上的財富捐給弱勢群體。雖然大部分的人沒有那樣的財富,但「回饋」不見得要是一筆大數目,可以僅僅是小額捐助,如果你總是以「太忙」作為無法回饋社會的藉口,那你就真的「太忙」,成不了大事。
隨時記得「勝利」的滋味
籃球明星麥可喬丹曾說:「我不會讓任何事情澆滅我贏得比賽的熱情。」失敗可能讓你質疑自己,但承認你的對手強大也是一種動力,永遠要有必勝的決心,不要讓失落成為你的絆腳石。
腦袋打結時,出門散個步吧
根據美國心理協會研究顯示,「戶外踏青」可以提高你的創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馬克祖克伯、Google 的 CEO 們都喜歡「邊散步邊開會」,他們表示這樣比較容易想到創新的點子,而且還能同時運動,兩件必做的事一次搞定。
參考資料來源: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WikiMedia Commons。)
你可能感興趣
1994 年與陌生人的一封 Email,透露了比爾蓋茲最在乎的工作哲學
比爾蓋茲與巴菲特放假都做什麼呢?沒事別再看電視,找出「高報酬」興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