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報橘》徵才中!跟我們一起定位台灣產業創新力 >> 詳細職缺訊息
快將你的履歷自傳寄至 [email protected]
製造業的技術發展越來越迅速,工業 4.0 改變了許多傳統製造業的生產模式,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需要高度控制品質的藥品以及醫療設備,面對這樣不容許一點錯誤的產品,工業 4.0 中的物聯網、3D 列印便成為了相當重要的工具。
而隨著這些工具的使用普及, 2019 年又將掀起新的一波技術革命,如果你身在製造業、或即將踏入這個領域,以下七個關於「智慧製造」的最新趨勢,絕對是要拿出筆記趕緊記下來阿!
1. 自動化工廠
這個名詞早在好幾年前就已經開始被氾濫地提起,但為什麼它還是那麼重要?因為真正能做到的工廠依然不是多數,有了自動化工廠不僅可以提高生產效率,還能更有效地分配資源,避免產能浪費。不過從「半自動化」過渡到「全自動化」仍是一條艱辛的路,除了設備的更新,人才招募也是一個問題,所以如果能夠現在就具備「智慧工廠」的相關知識,不僅 2019 年,在好幾年後的未來,你都會是大公司搶著要的優秀人才。
2. 虛擬實境、擴增實境、混合實境
以上這些技術可以應用在生產線開發、庫存管理、產品設計等需求上,例如使用擴增實境來設計新的產品,在半虛擬的世界中確認產品外觀、設計是否符合期待;此外還可以運用混和實境,讓工程師在遙遠的一方也能遠端操作生產線,而這些技術無疑都能幫工廠提升不少效率。
3. 數位雙胞胎技術
數位雙胞胎技術(Digital Twins)是一種軟體模型,用感測器來模擬物件或系統真實操作起來的樣貌,並精準地實時更新各種情況,讓使用者透過這個模型,可以找到原物件或系統的缺點,並加以改善。有了這個技術,就相當於有個虛擬的工廠管理人,它能夠規劃生產線、製造過程,以及預測任何潛在的風險。
4. IT 與 OT 的結合
IT(資訊科技)和 OT(操作科技)以往在製造業都是分開的,IT 主要用在銷售、採購等資料分析,OT 則用於監控設備,但若將 IT 中的大數據與 OT 的機器結合,將可以幫助工廠中的系統整合,提高生產力以及產品品質。
5. 數位轉型
數位轉型已有許多公司發展完善,但它在整合系統(包含供應鏈中的上下游、各部門、機器設備等)中依然扮演重要的角色。
6. 使用協作機器人
協作機器人(collaborative robot,簡稱 cobot)可以幫助製造商提高生產力、節省人力成本,而根據最新研究顯示,關於協作機器人的交易將從 2018 年的 7.1 億美元(約台幣 220 億元)成長至 2025 年的 123 億美元(約台幣 3800 億元)。
7. 少量製造的可能
以上這些技術讓製造商不用像往常一樣,需要大量生產商品來降低單位成本,他們可以透過少量製造測試市場反應,或提供客製化的服務以提升競爭力,而面對這個變化萬千的世界,這樣的方法更能降低風險。
參考資料:
1.《slcontrols》7 Industry 4.0 Trends That Will Influence Manufacturing In 2019
2.《newequipment》Five Industry 4.0 Predictions for 2019
3.《Digitimes》妙用Digital Twin 加速驅動智慧轉型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Wikimedia Commons)
更多智慧製造的文章
機車升級智慧製造!東台、光陽聯手打造全台首條機車智慧生產線
【2019 智慧製造戰略】「數位孿生」,真正加速智慧製造的應用技術
智慧製造新物種:台灣製造業轉型,需要哪種斜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