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2019 年數位再造計畫,加強力道成立台灣客戶體驗中心!

【為什麼我們要關注這則新聞】智慧革命時代來臨,每個企業都積極要跟上 AI 腳步,生怕被科技浪潮衝擊,一不小心就死在了沙攤上,因應時代,美國專利數排行榜上連續 26年名列第一的 IBM,也訂定 2019 年計畫- ABCDE 2.0,將整合科技和專業針對產業用戶的需求,就來看看IBM將會帶來怎樣的新感受。(責任編輯:黃穗懷)

「《科技報橘》徵才中!跟我們一起定位台灣產業創新力 >> 詳細職缺訊息
快將你的履歷自傳寄至 [email protected]

因應認知時代來臨,2019新春記者會中揭示數位再造第二篇章,並以「智匯賦能 創新前行」為主題,提出整合創新科技、商業和人才的 ABCDE 2.0,將匯集新一代智慧技術與服務能量,聚焦產業數位轉型需求,以在地客戶體驗中心 (IBM Client Center) 與客戶一同前行數位再造的創新旅程,開啟邁向認知型企業新篇章。

IBM商業價值研究院(IBM Institute for Business Value)在今年稍早發佈的認知型企業報告中指出,認知型企業有7個重要的功能層,分別為:
1.敏捷創新的文化,包括新技能,員工技能和工作方式,以及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
2.業務平台的生態系統,包括特定的產業平台以及交易平台
3.為前後台流程及決策提供認知型的工作流程
4.具備指數級發展潛力的科技,例如人工智慧、IoT、5G、自動化和區塊鏈
5.由資料驅動,支援關鍵工作流程和平台
6.採用新一代應用系統
7.安全、開放以及混合的多雲基礎架構

能否搶下2022年市場,IBM直言:2019是關鍵

市場調查研究機構 IDC 預測,未來企業若不加速數位創新,到 2022 年將失去三分之二的市場機會,企業需重新審視創新。因此,2019 年是「重塑創新競賽」的關鍵年。隨著企業正面臨包含 AI、自動化、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整合所帶來重塑商業架構的力量,進入 2019 年,企業應重新思考驗證客戶最重視的價值,並透過科技創新商業模式和流程,來強化業務與提升企業決策。

台灣 IBM 總經理高璐華表示:「IBM 持續投入認知技術研發和創新,不斷重新定義科技、人性、商業。2019年科技的力量將持續重塑全球商業和社會的樣貌。台灣 IBM將『匯』定義為今年的關鍵字,對我們而言,2019 年將是整合 (Integration) 的一年,也是協同客戶、夥伴和人才展開新旅程 (Journey) 的一年。透過整合科技和產業用戶的洞見與需求,我們期望能繼續協助台灣各個產業進行數位轉型,展開 AI、多雲和數位轉型的創新旅程。」

IBM 整合序曲: ABCDE 2.0 智慧升級

邁向未來科技旅程,台灣 IBM今年率先提出「ABCDE 2.0」,重點說明如下:

A (Broad AI) ── 不再只是在單一領域執行單項任務的「狹義 AI (Narrow AI)」,而是演進到跨越不同關鍵任務與領域界線的「廣義 AI (Broad AI)」;IBM將帶領客戶作企業級 AI 轉型,藉由願景設定、概念形成、資源整合與策略實踐,為企業創造真正的價值。 AI 學習要與推理並重,透過運用 AI 自動化軟體工具及用戶最佳實踐 (Best Practice),將用戶的 AI 整合入應用系統及工作流程中 (用 AI 管理 AI ),創建一個可信任的 AI。

B (Block Chain Ecosystem) ── 區塊鏈生態系統將會在 2019 年成為主流,而使用者可能身在其中而不自知,在其生態系統中,含括了物流、金流以及資訊流的協同運作。

C (Hybrid Cloud/Multicloud) ── 已經有 20% 的企業應用在數位化重塑第一階段遷移到雲環境中,這一階段以面向客戶的應用和新應用為主,而其餘 80% 的企業關鍵業務應用則需要在第二階段完成上雲,這就需要更好的混合雲環境。企業上雲正從第一階段的新應用開發驅動進入到第二階段的關鍵任務應用轉型驅動。第二階段的雲端目標很明確,就是混合雲、多雲、開放、安全和統一管理。多雲管理服務及混合雲將能提供最佳的雲用戶體驗。

D (Deep Data — Digital Transformation) ── 全球資料被收集和分析的比例少於 1%,大部分是沒有被挖掘、經過洞察而得到價值的資料,我們稱之為 Deep Data,透過合適的工具分析和洞察這些 Deep Data,以及經由數位轉型驅動企業不斷更新他們的商業模式,換言之,這些轉型是必須藉由分析及科技來達成,包括了敏捷創新、智慧工作流程、資料驅動、安全混合雲等,推動企業轉型邁向認知型企業 (Cognitive Enterpris)。

E (Expertise & Experience) ── IBM 積極推動技能轉型 (Skill transformation),透過技能勳章 (Badge) 鼓勵員工不斷地學習,並持續招募資料科學家、架構師、設計師等新科技人才加入。

台灣 IBM 去年為亞洲區首度導入 P-TECH (Pathways in Technology Early College High School) 教育模式的國家,與企業夥伴和學校攜手培育新領 (New Collar) 人才,今年,IBM 也預計將 P-TECH 計畫的觸角延伸至更多學校,並邀集更多產業夥伴一同加入。在蓄積研發能量方面,IBM 透過 Faculty Award 計畫注入全球資源與技術,分別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東吳大學巨量資料管理學院在微服務管理、視覺辨識等專案進行合作,共同開發深具市場發展潛力的應用與解決方案,以及培育相關技術人才。

二部曲:聚焦 ABCDE 攜手台企數位轉型

IBM 在新春記者會上邀請華南銀行、中國人壽、欣興電子與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等客戶夥伴,分享認知科技在 FinTech 和智慧製造創新應用。全球電路板(PCB)、積體電路載板(IC Carrier)產業領導供應商欣興電子與台灣 IBM 共同研發產品外觀自動視覺檢測的人工智慧(AI)輔助判斷機制。透過 AI 模型的輔助判斷,將可大幅提高生產效率與降低檢驗人員的工作負荷,此外也可讓產品的出貨品質更加穩定,提升整體營運綜效。

為了讓保戶有更好的數位體驗,新安東京海上產險採用客戶互動方案,結合數位工具技術優化投保服務,藉由溝通管道的數位化,客戶資料能迅速收到回饋和分析,即時暸解客戶實際需求、期望和服務,進而為客戶創造更好的服務和價值,帶給客戶更適切、好用、獨特的數位體驗與服務。

華南銀行推出全台首創「 AI 對話式」行動銀行,用說的就能操作行動銀行各種交易與回答問題,透過 AI 來完善各項行動服務,讓轉帳也 AI,達到行動銀行進入客戶生活之目地。中國人壽選擇與 IBM 攜手,借助 IBM 的專業團隊及完整資源,將 AI 應用於建立保險服務的標籤庫及行銷系統,讓保險業者可以更精準的掌握客戶屬性與需求,以「人找商品」或「商品找人」兩種方向,即時提供銷售通路更準確的行銷建議與溝通,更期望未來能翻轉既有的商品設計,主動設計出適合客戶的商品以提升客戶體驗。

三部曲:優化客戶體驗、人才培育重塑生產力

在轉型認知型企業的旅程中,人才培育和客戶體驗是最為關鍵。新科技重新定義任務並提高員工生產力,需要更多的訓練和學習新的工作方式。IBM推出全新「IBM 人才與轉型服務 (Talent & Transformation Services)」,致力協助企業及其員工在 AI 和智慧自動化時代,釋放更大潛能。

在台灣,IBM 宣布將於今年成立台北 IBM 客戶體驗中心,匯集 IBM 全球和大中華區研發團隊為金融、醫療、製造等跨行業的領先技術解決方案,包含認知運算、認知物聯網(AIoT)、區塊鏈、大數據分析、雲端運算、資訊安全等,透過客製化、互動式的設計,讓客戶透過參訪體驗,了解最新的科技發展方向及產業洞察,並共同探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方向。

IBM 深信要在 AI 時代建立具備競爭力的團隊,關鍵就在於企業文化和專業知識,兩者與科技同等重要。台灣 IBM 將持續秉持「成就客戶、創新為要、誠信負責」的企業價值觀及使命感,自詡成為客戶「不可或缺」的伙伴,一同以智匯賦能,加速創新前行。

(本文訊息由 台灣 IBM 提供,內文與標題經 TechOrange 修訂後刊登。新聞稿 / 產品訊息提供,可寄至:[email protected],經編輯檯審核並評估合宜性後再行刊登。)

關於 IBM,你還可以知道

IBM CEO 談 2019 年度趨勢:混合雲具市場最大潛能,價值上看 30 兆台幣!
IBM Garage「一站式」的高效企業轉型諮詢站,台灣就有一個服務中心!
IBM 推出 Project Debater 辯論網站!坐在家中也能跟著 AI「唇槍舌戰」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