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就是金錢」這句老掉牙的話現在看來依舊中肯,回想過去放假,你有做哪些事增進自身價值?抑或是選擇趟在一張舒服的沙發上,連播 Netflix,讓大腦放空?
對 Bill Gates 與 Warren Buffett 而言,休閒興趣也是一種投資,應該選擇高報酬的愛好,而非低回報的興趣。為了邁向成功,戰略性地專注於更有價值的活動,可以幫助你實現目標。
♦ TO 延伸閱讀:臉書馬克和賈伯斯的共同興趣,為什麼矽谷巨頭都熱愛「散步」?
巴菲特的「高報酬」愛好:閱讀和橋牌
成功企業家的高收益興趣,一定是閱讀、學習,以目的為導向的枯燥活動吧?並不盡然。巴菲特對橋牌的熱愛說明了興趣必須是極富樂趣的事。
四人兩組的橋牌競賽,需要隊友的默契、耐心、記憶、戰術才能勝出,這種方法和商業策略非常相似,因為你可以收集所有訊息,然後隨著事情的發展不斷增加訊息基礎。
巴菲特認為橋牌可以在團隊合作和經營業務方面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穫:「玩橋牌時,你的行為方式可以讓你的隊友獲得最大的收益。在商業領域,您的行為方式可以讓您的經理和員工發揮最佳作用。」
♦ TO 延伸閱讀:如何把興趣變專業?中肯鄉民:把睡覺練到極致,也能成為專家教人
此外,眾所皆知,閱讀也是巴菲特的興趣之一,他曾在哥倫比亞商學院演講時,舉起了大量的論文:「每天閱讀 500 頁這樣的知識,這就是知識的運作方式,它就像複利一樣積累起來。」
透過每天 80%時間累積的知識,巴菲特不斷取得資訊,資訊無論是在交易、政策、學術上,都足以創造領先市場的契機。
♦ TO 延伸閱讀:壓力大,累成狗,怎麼有創意?Google 內部流傳的「冥想法」可能會拯救你
比爾蓋茲不聽音樂、不看電視,他「冥想」
比爾蓋茲年輕時,曾以極端的方式根除興趣,他在部落格中寫道:「我 20 多歲時就停止聽音樂和看電視,這聽起來很極端,但我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我認為他們會讓我從軟體工作中分心。」不過同樣可以提升專注力,又無需喪失樂趣的高效率方法——冥想,已成為比爾蓋茲的新興趣。
找張舒服的椅子,每週兩到三次,每次 10 分鐘的冥想,讓呼吸穩定在自然的節奏中,只關注呼吸的感覺;如果有想法產生,注意這些想法,但之後要將你的焦點再次轉移到呼吸上。
無論從個人角度還是科學角度,一味沉浸於工作並不利於創新,反而在放空自己時,會忽然蹦出新觀點、新想法,冥想有助學習專注腦海中的想法、同時提升工作的專注度。
♦ TO 延伸閱讀:成功者培養創意的「五小時法則」!比爾蓋茲、臉書馬克都奉為聖經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資料參考:CNBC、gatesnotes、MONEY、CNBC,首圖來源:flickr-borsheimsjewelry,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