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過去在高速無線通訊技術的開發上,數據傳輸與接收分別由不同的晶片來處理,但日本將它們整合在一片晶片上,研發出高速無線通訊晶片,傳輸速度從 32Gbps 拉到 80Gbps。雖然這個速度超過目前的 5G 規範,但這款晶片在 5G 的應用上值得期待,因為高速通訊也意味著高資訊量與低延遲,在自駕車與物聯網的時代,可以讓更多的設備連網,並且降低通訊延遲,提升訊息精度。(責任編輯:郭家宏)
日本的情報通信研究機構(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NICT),與 Panasonic ,還有廣島大學研究所的先端物質科學研究科的藤島實教授,共同開發出了每秒傳輸能力高達 80Gbps 的超高速無線通訊晶片,使用還尚未實用化的 300GHz 頻段,可在單一晶片上處理數據的傳輸與接收。由於傳輸速度超越目前的 5G 規範,未來在 5G 時代之後的應用上值得期待。
高速晶片可同時處理數據傳接收,加速通訊
在過去,由於在高速無線通訊技術的開發上,將處理數據傳輸與接收的晶片各自獨立出來,分別由不同的晶片來處理。裝置接收數據的性能也因而受到了限制,每秒的接收能力只能達到 32Gbps。
最新的晶片,由於其「倍頻器」(Frequency Doubler)可同時處理數據的傳輸與接收,而讓晶片小型化與一體化。
在數據的傳輸上,一部 2 小時的高畫質 FHD 影片,可在 2 秒鐘完成。在應用層面上,可用於資料中心伺服器間的數據交換等用途。
被稱為「Next 5G」的無線通訊技術,在開發及規範的制定上,才正要開始起步,而在晶片上使用化合物半導體仍為現在的主流。未來運用矽 CMOS 積體電路(Si CMOS integrated circuits),來讓設計上一體化,並降低生產成本,也易於搭載在各式行動裝置上。
(本文經合作夥伴 鉅亨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傳輸速度80Gbps!日本研發出超高速無線通訊晶片〉。首圖來源:NICT 官網)
更多厲害的晶片
摩爾定律的救星來了!英特爾研發超級晶片,最新量子材料讓尺寸大減 80%
全球最小 AI 晶片在台灣!師大電機聯手 AVSdsp,造出僅 0.7 公分的終端 AI 晶片
全球第一款「靠 Wi-Fi 充電」的物聯網晶片,輕薄便宜吸引 Amazon、三星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