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翻十倍到營收大跌 24%,深陷晶片景氣低谷的 NVIDIA 能再次翻身?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上週 14 日, NVIDIA 公布 2018 第四季的財報,營收與利潤皆大跌,但盤後股價卻大漲 10% , 15 日收盤也有大約 1.5% 的漲幅。

近年 NVIDIA 受惠於加密貨幣而營收大增,股價因此翻了 10 倍,但也因為比特幣大跌而營收大減,股價隨之暴跌;只不過 NVIDIA 在遊戲與數據中心領域仍然有優勢,加上這次財報並沒有分析師原先預期的差,所以股價才會上漲。若 NVIDIA 保有原先的競爭優勢,那近年的營收大跌只是代表加密貨幣熱潮的結束,並不是 NVIDIA 的末日。(責任編輯:郭家宏)

當 NVIDIA 正逐漸「擺正」自己的位置時,他的投資者們卻仍然處在超高期待的慣性中不肯離開。

美國時間 2 月 14 日美股盤後, NVIDIA 發佈了表現糟糕的財報,但股價卻在盤後大漲。

2018 第四季,NVIDIA 營收和淨利都大幅下跌

NVIDIA 此前對本次財報預期的下調,使得這次 2018 第四季度財報雖然在各類主要指標上都大大低於過往表現,卻仍然超出了分析師預期。而市場更是成功從中找到各種積極因素,推動其股價在盤後一度大漲近 10%。

財報顯示,2018 第四季,NVIDIA 營收和淨利潤都出現同比大幅下跌。這一季度營收為 22.05 億美元(約 662 億新台幣),比去年同期下滑 24% ,比上期下跌 31% ,淨利潤 5.67 億美元(約 170 億新台幣),比去年同期大跌 49% ,比上期下跌 54%。

NVIDIA 主動提前下調了營收指引,此前的公開信中,該公司將指引下調為 22 億美元(約 660 億新台幣),讓這次的表現略好於預期。

同樣,雖然 NVIDIA 對新年第一季度的營收預期,僅僅「與前季度持平」在 22 億美元(約 660 億新台幣),但也已經讓投資者心滿意足。而 NVIDIA 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對新一年整體營收的指引也高於分析師們預期,據華爾街日報的數據,分析師普遍預計其新一年的營收將下跌 4% 。

「我們對下半年很期待,考慮到我們現在的情況我對我們的預期很滿意。而且,我對我們公司的戰略更加滿意。」黃仁勳在財報會議上說。在具體業務上,遊戲業務營收為 9.5 億美元(約 285 億新台幣),數據中心業務營收為 6.8 億美元(約 204 億新台幣),均低於分析師預期。專業可視化業務營收為 2.9 億(約 87 億新台幣),汽車平台業務營收 1.6 億(約 48 億新台幣),來自 IP 和 OEM 的營收增長至 1.2 億美元(約 36 億新台幣)。

此次發佈財報的同時,也公佈了 2018 全年的財務表現: NVIDIA 全年營收達 117.2 億美元(約 3516 億新台幣),同比上漲 21% ,創營收記錄。電話會議結束後, NVIDIA 的盤後價上漲 9%。

但即便如此,相比 2018 年 10 月的最高點 289.36 美元(約新台幣 8680.8 元), NVIDIA 的股價依然已經跌去了近一半。

過去幾年時間裡,NVIDIA 的 GPU 被用在人工智慧、加密貨幣挖掘等非遊戲領域,享受到了行業發展的紅利,使其股價在三年內翻了 10 倍,甚至被稱為「人工智慧第一股」,但也受累於行業競爭和動盪,在 2018 年最後一季度遭遇不少挑戰。黃仁勳因此形容: 2018 年是「近乎完美的一年,以一個動盪的方式結束」。

AI 助長,GPU 業務營收增

2016 年 9 月,百度世界大會上,黃仁勳首次將 NVIDIA 稱之為「一家人工智慧公司」。這之後,黃仁勳多次在公開場合強化這一定位。

在人們的傳統認知中, NVIDIA 是一家做 GPU 的公司,主要業務方向是遊戲和專業可視化,為什麼和人工智慧扯上了關係?這要從 GPU 的特性說起。

相比 CPU,GPU 為大規模並行運算優化,不僅適用於 3D 圖象渲染,還可以用於高性能計算,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GPU 的性能都侷限於遊戲領域。

曾經在 NVIDIA 當實習生的格靈深瞳 CEO 趙勇,在一篇文章中回憶:NVIDIA 首席科學家大衛.柯克(David Kirk)2003 年就開始研究「把原來只用來作 3D 渲染加速的 GPU 技術通用化……把豐富的 GPU 並行運算資源給開發者分享出來,那麼每一個用戶的 GPU,都可以變成一台上百核心的大規模高性能電腦。」

大衛.柯克這一設想後來變成了 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計算統一設備架構),並且推動 NVIDIA 新研發的每一顆 GPU 都支持 CUDA。這些舉措為 GPU 可用於人工智慧計算埋下了伏筆。

2008 年,吳恩達發表了一篇將 NVIDIA GPU 上的 CUDA 運用到神經網絡訓練的論文。2012 年,多倫多大學的研究員 Alex Krizhevsky 用兩個NVIDIA GTX 580 訓練神經網絡,並且把結果提交給全球性的電腦識別大賽,最終贏得大獎,帶動了使用 GPU 進行深度學習模型訓練的浪潮。

NVIDIA 很快看到了 GPU 在人工智慧方面的潛力,開始和 Google、IBM 等企業合作,讓 GPU 加速器技術進入到企業級數據中心。

與此同時,自動駕駛也逐漸發展起來。 2012 年 5 月,Google 獲得了美國首個自動駕駛車輛許可證。2015 年,大型汽車製造商開始認真對待自動駕駛技術。 NVIDIA 瞄準時機,自 2016 年 CES 起便開始推廣其自動駕駛平台 Drive PX,往後幾年不斷升級。

NVIDIA 在人工智慧和自動駕駛方面投入的回報,逐漸在營收和股價上有所體現。

自 2016 年起,數據中心是 NVIDIA 增長最快的業務。數據中心業務營收在總營收中的占比,從 2016 年第一季(2016/02 ~ 2016/04)的 11%,提升到 2018 年第三季(2018/08 ~ 2018/10)的 25%,接近「金牛」遊戲業務營收的一半。

圖片來源:品玩、華爾街見聞

全球 500 強超級電腦中,有 127 個使用了 NVIDIA 的 GPU,同比增長 48%。當今世界上最快的計算機是美國能源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 Summit,其 95% 的性能要歸功於 NVIDIA 的 Volta 架構 GPU。

而自動駕駛業務受行業成熟度制約,增長較慢,但在 2018 年第三度也有 1.72 億美元(約新台幣 51.6 億元)營收,占整體營收的 5%。

GPU 可用於挖礦,加密貨幣助推營收

除了進行可以加速深度學習運算,配備 CUDA 的 NVIDIA GPU 還非常適合用來挖掘特定演算法的加密貨幣。

2009 年 1 月,比特幣之父中本聰使用多核 CPU 挖出了比特幣創世區塊。2010 年 9 月出現了使用 GPU 挖礦軟件,相較 CPU 挖礦能力大大提升。2011 年開始,GPU 挖礦開始走俏,礦工開始將多張 GPU 安裝到一個整合電路板上。

用 GPU 挖礦的現象在 2017 年底 2018 年初到達高潮。2017 年 12 月份,比特幣的價格飆升,重新激起了人們對加密貨幣挖掘的興趣,直接導致 GPU 需求大增,最適合挖掘加密貨幣的高端顯卡在市場上供不應求。

NVIDIA 高端顯卡 GTX 1080 零售價為 550 美元(約新台幣 1 萬 6500 元),但在第三方市場的價格超過 1000 美元(約新台幣 3 萬元)。更誇張的是,在 eBay 和 Craigslist 這樣的 C2C 交易平台上,二手顯卡售價甚至比新卡建議售價還要高。

NVIDIA 當時不得已出台了限購政策,每款產品單用戶限購兩張,並要求零售商將其顯卡產品優先銷售給遊戲玩家,而不是礦工。

2018 年 2 月,NVIDIA 公佈 2017 年第四季的財報後,首席財務官科莉特.克雷斯(Colette Kress)在分析師電話會議上首次承認了加密貨幣對營收的貢獻:(加密貨幣貢獻的營收數字)難以量化,但加密貨幣占收入的比例高於上一季度。

2018 年 5 月,NVIDIA 在 2018 年第一季的財報中首次披露了來自加密貨幣的營收:加密貨幣帶來了 2.89 億美元(約新台幣 86.7 億元)營收,占其第一財季總收入 32 億美元(約新台幣 960 億元)的 9%,高於分析師此前預計的 2 億美元(約新台幣 60 億元)。

結合人工智慧和加密貨幣來看:2016 年 AlphaGo 擊敗李世乭後人工智慧概念走俏、數據中心業務營收增長強勁,2017 年加密貨幣挖掘重新走熱, GPU 一卡難求,再加上占整體營收 5 成以上的遊戲業務在 2016 年到 2018 年表現強勢,NVIDIA 的股價在 2016 年上漲了近 200%,在 2017 年上漲了 81%,在 2018 年上半年上漲了 31%,並在 2018 年 10 月 1 日達到了頂峰 289.36 美元(約新台幣 8681 元)。

比特幣暴跌降低挖礦需求,NVIDIA 營收大減

危機往往隱藏在繁榮之中,NVIDIA 在股價到達頂峰之後遭遇了一系列打擊。

先是加密貨幣價格崩盤了。2018 年 1 月、3 月、11 月,加密貨幣的代表比特幣經歷了 3 次暴跌。2018 年 12 月底時,比特幣價格在 3800 美元(約新台幣 11.4 萬元)附近徘徊,較 2017 年 12 月 16 日觸及的歷史最高水平(約 2 萬美元,60 萬新台幣)下跌 80%。以太坊、瑞波幣等其他加密貨幣均有大幅下跌,用 GPU 挖礦產生的利潤,甚至還不夠繳電費。

彼特幣價格

NVIDIA 2018 年 8 月份公佈的 2018 年第二季(2018/05 ~ 07)財報顯示,來自加密貨幣的營收僅為 18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5.4 億元),和最初預估的 1 億美元(約新台幣 30 億元)差距甚遠。

加密貨幣價格崩盤的連鎖反應,在幾個月後浮現出來。2018 年 11 月,NVIDIA 發佈 2018 年第三季(2018/08 ~ 2018/10)財報,營收為 31.8 億美元(約新台幣 954 億元),淨利潤為 12.30 億美元(約新台幣 369 億元),均低於市場預期。此外, NVIDIA 對下個季度的營收預計為 27 億美元(約新台幣 810 億元),同樣低於分析師 34 億美元(約新台幣 1020 億元)的營收預期。財報發佈當天,NVIDIA 股價暴跌 20% 左右。

NVIDIA 將財報不及預期的原因歸結為加密貨幣價格崩盤,他們原來預估加密貨幣崩盤會讓旗下 GPU 的價格跟著下跌,從而刺激遊戲用戶的購買。「但加密貨幣的跌勢不像我想像中的快。我們庫存產品的銷量也就沒像我想像中的那麼快增長。」黃仁勳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解釋道。

簡言之,加密貨幣拉高的價格,還沒有下降到遊戲玩家的心理預期範圍,很多玩家都持幣待購,讓 NVIDIA 的 GPU 庫存壓力增大。此外,流出到二手市場的礦機 GPU 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遊戲玩家對新 GPU 的需求。反映在財報上,第三季度 NVIDIA 遊戲業務收入 17.6 億美元(約新台幣 528 億元),不及分析師預期的 18.9 億美元(約新台幣 567 億元)。

讓 NVIDIA 頭疼的不止加密貨幣價格崩盤的影響,還來有中國市場和新產品。

2019 年 1 月 29 日,NVIDIA 更新了 2018 年第四季財務指引,預計當季營業收入為 22 億美元(約新台幣 660 億元),較此前預期 27 億美元(約新台幣 810 億元)下調 18.5%。

NVIDIA 將業績預期下調的原因解釋為「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以及「本季度最後一個月某些交易的拖延」,而「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指的是中國經濟形勢放緩。此外, NVIDIA 新的圖靈架構高端 GPU 也銷量不佳。種種因素作用下, NVIDIA 當日股價大跌近 14% ,市值蒸發 140 億美元(約新台幣 4200 億元)。

NVIDIA 的數據中心業務也面臨挑戰。Google 已經發佈了四款 TPU(Tensor Processing Units,張量處理單元), TPU 證明了 GPU 可以被 ASIC 專用晶片方案所取代。英特爾、AMD、高通等大公司都在開發自己的方案,還有一批野心勃勃的創業公司。在矽谷,人工智慧晶片已經成為了新的創業熱潮。

此外,晶片整個行業正處於低谷, NVIDIA 也不能逃脫週期的影響。

在多個方面遇到問題的 NVIDIA ,開始失去部分股東的信任。2019 年 2 月 6 日軟銀公佈消息,早在 2018 年 12 月就把旗下願景基金(Vision Fund)的 NVIDIA 股票全部清空,價值 3980 億日元(約新台幣 1075 億元)。軟銀在 2017 年 5 月收購了NVIDIA 4.9% 的股份,成為第四大股東。三個月後,軟銀將這些股份轉讓給了願景基金。

雖然經過多次股價回調,雖然被軟銀清盤,但 NVIDIA 在遊戲和數據中心領域依然有優勢,加密貨幣的影響也預計在下一個季度消除。正如危機往往隱藏在繁榮之中,低谷期也正是修煉內功、厚積薄發的好時機。從低谷爬上來的戲碼, NVIDIA 可上演過不少次。

(本文經合作夥伴 品玩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英伟达沉没〉。首圖來源:Flickr, CC Licensed

更多 NVIDIA 相關消息

把 NVIDIA 的造人 AI 拿去創造「貓」會出現什麼?我一定是年假結束還沒醒……
強力碾壓歷代顯卡!NVIDIA 新顯卡強調「光影追蹤」,盔甲的倒影都栩栩如生
【10 年以來最糟糕】NVIDIA 股價一日暴跌 230 億美金,完美掉了一個 AMD 市值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