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得要死還被嫌?最愚蠢的工作法:埋頭苦幹、死不回報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常常要跟老闆回報進度,看起來好像很麻煩,但交件時的作品沒有可以彈性調整的地方,反而讓主管、客戶更頭痛。

自由系統的創辦人俞伯翰根據過往的工作經驗,點出工作時常回報的習慣能減少預期落差,還能建立平行垂直的信任感。你常覺得老闆的要求很難達標嗎?試試看改變以退為進的工作習慣,主動回報進度吧!(責任編輯:鄧天心)

以前還在工作的時候,我(本文作者)的老闆(其實我只認這位)告訴我說事情要主動跟他回報,Email也要Copy他,除非他很明確的跟我說什麼事情可以不用告訴他了。長久以來我跟我老闆建立了相當不錯的信任關係,久了之後我也養成主動事情跟相關人回報的習慣。

讓別人知道自己在幹嘛,無損自己的價值反而是增加自己的價值。許多人不理解這點,就管理來說大家都不喜歡Surprises,不論是好是壞。

不要以為默默把事情做好再告訴同事或主管,別人會覺得你好棒棒,大部分情況是結果出來卻被嫌棄。回報就是一個修正的機會,確保自己做出來的東西是對方要的結果

不回報跟閉門造車沒啥兩樣

不回報跟閉門造車沒啥兩樣,既然做出不是人家要的東西又怎麼可能期望獲得對方的讚許?

做事想要獲得他人的認可,不是默默的把事情做好交出去給人Superise,而是做出超越預期成效的東西。例如業績做出120%、花更少的時間或資源完成任務、挑戰別人都沒成功的任務並且做成了等等。

要注意的是把事情做到100%那是工作的義務,做超過100%的部分才是值得獲得人家獎勵的部分。

得不到同事的認可多半是自己做得不夠或者說沒做出別人要的東西,其他人並沒有義務一定要認同我們做出來的任何成果。

如果你也認識有這樣工作習慣的朋友,或是你自認也具備這樣的軟技能,非常歡迎大家加入我們的團隊:自由系統

__

(本文經原作者 俞伯翰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圖片來源:Pixabay  CC licensed。)

延伸閱讀

數小時人力活不到 1 分鐘完工,RPA 如何做好「低成本、易導入」的企業智慧轉型?

沒人發現的「職場分工」大陷阱:你一直在用半年的經驗,過這 5 年的職場生活

【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傳授 3 個「辦公室政治」技巧,讓你在職場不吃大虧!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