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停止晶圓代工!擴廠補 14 奈米產能缺口,集中資源發展自家處理器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英特爾表示將停止客製化晶圓代工業務。 2015 年英特爾收購 Altera ,當時為 Altera 代工 14 奈米 FPGA 晶片,是英特爾 14 奈米製程的第一個產品,優先級別最高,因此英特爾延宕了自己的 14 奈米製程晶片生產,削弱市場競爭力。英特爾決定停止代工業務,集中資源在自身的晶片開發,並計畫在奧勒岡州擴廠,填補 14 奈米的產能缺口。(責任編輯:郭家宏)

知名美國半導體科技部落格《SemiWiki》作者 Daniel Nenni 週一(17 日)表示,英特爾公司已在 Semiwiki 舉辦的科技論壇上,表示將關閉旗下的客製化晶圓代工業務。

英特爾結束代工業務,避免分散處理器的核心競爭力

Daniel Nenni 表示,其實英特爾此一決定並不讓人意外,因為英特爾打從一開始決定進軍晶圓代工,就是一個非常錯誤的選擇,Daniel Nenni 認為,英特爾向無晶圓廠 IC 設計開放製造服務,本來就會分散英特爾在製造處理器的核心競爭力。

Daniel Nenni 指出,生態系統才是代工業務的一切,是一資本密集、技術密集之產業,與時間、金錢和技術緊密相連,而英特爾似乎低估了這些事情的重要性。

以邏輯晶片商阿爾特拉(Altera)為例, Altera 曾是英特爾代工業務的主要客戶,而 Altera 在給英特爾代工之前,就是將晶片交予台積電代工,但在台積電為賽靈思 (Xilinx)提供了與 Altera 相同的代工服務之後, Altera 與台積電的關係即逐漸惡化,隨後 Altera 14 奈米即轉單給英特爾代工,而 Altera 最終也被英特爾以 167 億美元(約 5010 億新台幣)高價收購。

當時英特爾為 Altera 代工的 14 奈米晶片,就是英特爾 14 奈米製程的第一個產品,優先級別是當時最高的,而這也使得英特爾延後自己的 14 奈米晶片設計,優先生產 Altera 的 14 奈米晶片,當時 Altera 14 奈米 FPGA 晶片在密度和效能上都是超越賽靈思的 16 奈米晶片,是一相當具有競爭力之產品,但是也因為這個緣故,英特爾也延宕了自己的 14 奈米製程晶片之生產。

英特爾擴廠,補 14 奈米產能缺口

英特爾並於週一(17 日)宣布,計劃開始在美國奧勒岡州、愛爾蘭和以色列擴建工廠,以因應未來的晶片需求,英特爾並表示,將在 2019 年提交在美國奧勒岡州擴廠的計劃,但在提案之前,無法透漏更多細節。

英特爾副總裁及製造業務經理 Ann Kelleher 僅表示,將準備好擴展額外的晶圓廠空間,這有助於英特爾更快地響應市場需求的上漲,並使時間縮短,讓供應量提升 60% 左右。

市場人士分析,英特爾 2019 年於奧勒岡州擴廠的計劃,即是為了填補當前英特爾 14 奈米的產能缺口,因目前英特爾處理器早已大缺貨一段時間,而在缺少英特爾處理器供應的這段時間裡,市場多以 AMD 處理器做替代。

英特爾全球產能分布圖 藍:英特爾晶圓廠 綠:英特爾封測廠

(本文經合作夥伴 鉅亨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英特爾宣布:將關閉「晶圓代工業務」〉。首圖來源:Wikimedia Commons, CC Licensed)

更多晶片市場風雲

【台灣之光】十年前抓準手機晶片趨勢,台積電將挑戰英特爾地位!

「輕敵」讓英特爾走向敗亡:親手造就 NVIDIA、AMD 崛起,再不改革就等死

蘋果也要自製晶片!招募晶片人才意圖明顯,重擊高通、英特爾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