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eeper 展示了第一個自動採收果實的機器人,順暢的採集成熟的黃椒。雖然目前的成功率只有 62% ,比人類農夫還低,但這機器可以替代人類的勞力,免去重複性勞動的疲勞與傷害,攀爬果樹的危險,填補勞動力高齡化的缺口,並且讓人類農夫做附加價值更高的工作,例如育種和農產行銷。
Sweeper 研發自動採果機器人,採集成功率 62%
Sweeper 是由荷蘭的農場 De Tuindershoek BV、荷蘭的 Wageningen 大學、瑞典的 Umea 大學、以色列的 Ben-Gurion 大學、比利時的蔬果種植與溫室物流合夥的組織,接受歐盟的贊助,進行自動採果機器人的研究。
今年 Sweeper 在一個溫室展示了第一個自動採收機器人,它能夠在動線分明、區塊明確的農場環境運作,採集那種葉片較少、單一果實(例如蘋果屬於單一果實,但葡萄果實集結成串,就不屬於單一果實)的植物果實。這個機器人有個機械手臂,手臂前端有個感測器,用以尋找果實,並判斷它是否成熟;手臂上有切除果實的刀片,下方有個爪子去承接切落的果實,並放置於籃子裡。以下是完整影片:
根據測試結果,這款機器人能夠在 24 秒內,以 62 % 的成功率採集成熟的黃椒;根據這項結果, Sweeper 預估此機器人可以在 4 到 5 年內商業化,應用在更多農場裡。
除了將機器人優化,也要調整農場環境與植物品種
未來,他們的目標是優化機器人,讓採摘速度更快,成功率更高,也要讓它可以採摘其他種類的果實。除了機器人需要優化之外,也需要讓農場動線分明,建立類似工廠的生產線,以利於機器人運作;以及培育更易於機器人採收的品種(例如減少葉子)。
雖然目前的採集速度(24 秒一個果實)與成功機率(62%)比人類農夫差,可應用的農場環境與果實種類還有限制,不如人類農夫般靈活,但這機器可以替代人類的勞力,免去重複性勞動的疲勞與傷害;可以在惡劣的環境下作業,減少人類中暑和凍傷的狀況,以及從果樹摔落的風險;有不少農村有高齡化的狀況,機器人可以填補勞動力缺口。
但最重要的是,收成果實是蔬果種植當中,附加價值相對較低的一環,將這個工作交由機器人執行,代表人類農夫可以花更多的心力在育種、實驗,以及作物行銷上,而這些是農產品種植當中更有價值的作業流程。
參考資料來源:
1. 《Sweeper》:〈Sweet Pepper Harvesting Robot〉
2. 《Sweeper》:〈SWEEPER demonstrated its harvesting robot for the first time〉
3. 《Thomas》:〈SWEEPER is the Most Advanced Pepper Harvesting Robot in the World〉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