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市通過法案,Uber 司機明年起保障最低工資 530 台幣

由於網路叫車平台(例如 Uber、Lyft)的司機不被歸類為公司正式員工,所以沒有最低薪資的保障。近期紐約通過叫車服務司機最低薪資條例,保障叫車平台司機的最低薪資,成為美國第一個制定類似規範的城市。

平均薪資 11.9 美金,低於法律規範 15 美金

過去叫車平台的司機就像是私人派遣工,沒有最低工資的保障,資方是決定勞工薪資的唯一力量。根據紐約市計程車委員會(The New York City Taxi and Limousine Commission)估計,網路叫車平台司機的平均時薪是 11.9 美金(約新台幣 366 元),低於法律規範的 15 美金(約新台幣 462 元),引發司機上街抗爭,甚至有司機因為生活困苦自殺。

未來,這些司機的最低時薪為 17.22 美金(約新台幣 530 元),薪資制度也更加透明。此規範於年底開始生效。除了紐約之外,其他城市(例如西雅圖)也在考慮制定相關法律規範。

正方:勞工權利得到保障、車資與薪資更透明

獨立駕駛員協會(Independent Drivers Guild)對此表示,所有的勞工都應該要得到公平薪資的保障,我們很高興可以看到美國可以立這樣的法,保障派遣工的權利。

紐約市計程車委員會主席 Meera Joshi 表示,這項法案平均可以每年提升駕駛薪資 1 萬美元(約 30 萬新台幣),也可以要求這些叫車平台的車資與薪資計算更加透明。

除此之外,紐約也在考慮增加更廣泛的規範,包括對車子數量的限制,因為叫車服務公司為了降低乘客等待的時間,吸引太多司機上路,過度供給導致薪資降低。

反方:損害市場競爭、未考量獎勵機制、拒絕載客卻領工資

對此法案,Uber 的公關長 Jason Post 表示,這會拉高車資,損害 Uber 在市場上的競爭地位,也無助於舒緩曼哈頓壅塞的交通。而且紐約市計程車委員會並未考量原先有的激勵或獎金,Uber 使用獎勵或獎金作為駕駛收入的一部份,激勵駕駛提供更完美的服務;這項獎勵不限於紐約。

而美國第二大叫車服務 Lyft 表示,這法規會削弱市場競爭,司機也可能會因為工資問題,不想把旅程開出紐約市的範圍。

計程車工人聯盟(Taxi Workers Alliance)的律師 Zubin Soleimany 也指出,這項提案還有個問題,該提案保障最低工資,代表司機可以拒絕載客,卻仍然賺取最低工資。

這一系列的爭議,或許可以在這個點討論:「叫車平台司機該被歸類為員工(employees)還是派遣工(independent contractors)?」根據紐約市計程車委員會統計,目前有超過 8 萬個轎車平台司機,是傳統計程車司機的 6 倍,如果這些駕駛被歸類為員工而不是派遣工的話,Uber 會是紐約市最大的雇主。

參考資料來源:
1. 《The Washington Post》:〈New rules guarantee minimum wage for NYC Uber, Lyft drivers
2. 《數位時代》:〈美國首例!紐約宣佈將保障Uber司機最低時薪815元
3. 《財經新報》:〈保障勞工權益,紐約考慮為叫車服務司機制定最低薪資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flicker

更多叫車平台消息

Uber 預計明年上市,估值 3.7 兆台幣比美國 3 大車廠合計市值還高!

交通部「新 Uber 條款」規定車程高於一小時才可叫車,強迫只能搭小黃才是強人所難!

從 Uber 進軍日本新策略分析:為何叫車平台難以在日本生存?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