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藥物成癮讓不少人陷入難以自拔的痛苦中。美國成癮研究專家邁克爾.庫赫在《成癮的大腦》指出,成癮是一種腦部病症,藥物會對大腦產生傷害,進而讓人成癮,而成癮的可能性與程度不只和藥物有關係,也跟服用藥物的方式有關。知道這一點,可以讓藥物使用者選擇服用藥物的方式,降低成癮的可能性。(責任編輯:郭家宏)

本文經 書傳媒 授權轉載

「鋼鐵人」小勞勃.道尼曾經染上嚴重藥物問題,當時他向一位法官敘述,就算知道自己有麻煩,卻無力戒絕,甚至不在乎自己的演藝生涯是否將因此終結。許多藥物成癮的患者,都飽受相似的痛苦,彷彿一旦沾上藥癮,就再也回不去了。

美國成癮研究專家邁克爾.庫赫在《成癮的大腦》指出,其實成癮是一種腦部病症,藥物就像是特洛伊木馬,一旦進入大腦中便會大肆破壞,讓人失去抵禦能力。而且根據用藥方式的不同,對大腦造成傷害的程度也不一樣。只要了解大腦運作的方式,就能理解為什麼成癮者想戒除卻總是失敗。

直接注射 vs. 口服藥物,哪種較容易成癮?

當藥物經口服用,它就會進入胃中,接著吸收進入血液。比起其他的藥物傳輸方式,這條途徑對藥物來講算是相當緩慢。直接施打藥物進入血液(靜脈注射),能產生快速效果,遠比口服途徑更快。用鼻子把藥物吸入肺中,或像吸菸那樣吸入,也都很快,因為藥物經由肺部也能很快吸收進入血液中。

這一點很有關係,因為較快進入腦中的藥物,會產生較大量或較強烈的癲狂,勝過較緩慢進入的藥物。會帶來較高癲狂和快感的使用方法,也比較有可能導致成癮

這種現象已經由動物研究和人類研究證實,結果似乎相當確鑿。有一項研究顯示,抽吸五十毫克的古柯鹼,不到一分鐘就會產生快感。若以鼻內攝取九十六毫克,就算過了五分鐘,也產生不了相等程度的快感。了解這一點能幫我們了解整套成癮歷程,並指出一個要點,那就是有可能幫助藥物使用者的藥品,尤其是具有某些藥物相仿特質的藥品,或許最好是緩慢進入腦中,以免本身變得具有高度成癮性!

為什麼注射藥物造成的成癮危險性較高?

藥物進入腦中的速率為什麼重要?再次,我們認為這是肇因於大腦的建構方式、功能和演化沿革。我們的感官(包括聽、嗅、視等)顯然對生存至關重要。不過,關鍵並不只是單純地感測聲音、氣味和物體那麼簡單,這些感官的變化率,對我們的生存也有重大貢獻。當音量突然改變,或者當物體移動,它就比較會被注意到。換句話說,環境的變化,比較會被我們的意識感測得知!

我們全都去過吵鬧的派對,而且適應了那裡的音樂和喧嘩。不過,倘若某個聲音突然改變,好比開始播放一張新唱片,或者高聲宣布事情,我們就會聽見並注意到它。倘若我們看著一幅風景,或許不會注意到那幅景象裡有隻動物或有個人,不過一旦牠/他開始移動,我們就會注意到,而且我們知道,靜靜趴著就比較不會被察覺。所以,我們的感官經過適應後,比較能夠察覺到環境的變化,若景象改變緩慢或固定不動,我們比較不會察覺。很容易想像得到,這一點具有生存優勢。因為如此一來,一旦突發出現威脅或好處,我們就能發現並據以採取行動。感覺出現了變化,我們就比較容易察覺,而且變化愈快,就愈快察覺!

這也適用於藥物使用,因為比起較慢進入的藥物,較快進入腦中的種類,會讓我們的感覺產生較大的變化。換句話說,當藥物較快速或以較高速率進入腦中,就會產生較大的癲狂,而得到癲狂或快感,往往也正是人們使用藥物的理由。

藥物進入腦中後可以較快速被偵測得知的原因,起碼有兩項。一項是由於某些物質的化學結構和溶解性,使它們可以較輕易滲入腦中。第二項則是人類能控制自己服藥的速率。抽吸快客古柯鹼,可以比吞服更快地讓古柯鹼進入腦中。施打藥物進入血流,藥物可以比吞服或鼻吸方式更快地進入腦部。所以,抽吸型或施打注射型藥物,造成濫用或成癮的危險性較高。

就藥物使用者如何選擇藥物,還有他們使用哪些方法來施用藥物方面,大腦的運作方式及演化沿革,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這就能解釋,大腦面對受藥物影響的化學信號轉導時會失去控制,還有大腦為什麼先天上對成癮束手無策。

(本文經 書傳媒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藥物成癮其實是腦部疾病,了解大腦運作,你就能明白為何有些人就是無法戒絕藥癮〉 。首圖來源:Pxhere, CC Licensed

更多藥物科技

♦ FDA 批准可以抑制 17 種腫瘤的新藥上市,治癒癌症的代價是一年要花上千萬台幣
♦ 中國假疫苗事件讓人心寒,來看看美國藥廠默克交出專利權拯救上萬生命的故事
♦ 藍色小藥丸就是猛!不只重振雄風,研究發現威而鋼還能降低 90 % 術後癌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