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執行長皮查(Sundar Pichai) 11 日出席白宮聽證會,這三個議題:Google 是否有偏頗的訊息來源、Google 收集多少關於個人的數據、Google 是否將恢復在中國的網路搜索服務,是眾議院詢問的重點。其中,Google 展開蜻蜓計畫,發展中國版的搜尋引擎,並預計在近期上線。它過濾不利於中國政府的言論,違背言論自由與公正性的原則,是這次聽證會的焦點議題之一。皮查針對這些爭議,闡述 Google 的立場與作法。

Google 蜻蜓計畫:發展中國版搜尋引擎,過濾敏感言論

回到事件起頭的 2010 年。Google 不滿中國政府要求內容審查,關閉在中國的搜尋服務。但 Google 不想捨棄這個市場,因為中國有全球最多的網路用戶,因此 Google 一直在投資中國,並於 2017 年進行一個名為蜻蜓(Dragonfly)的計畫,研發自我審查版的搜尋引擎,該引擎會封鎖中國政府視為敏感的搜尋結果。

蜻蜓計畫受到大量的質疑, 不僅引起 Google 內部員工連署要求撤除計畫,母公司 Alphabet 的主席 John Hennesy 也不認同。在 2018 年 10 月,Google 執行長皮查首度公開承認該計畫,根據皮查的說法,這項計畫尚在初步階段,不過 Google 想要實驗在中國的搜尋引擎如何運作。

皮查: Google 「暫時沒有計畫」在中國重新啟動搜尋引擎

12 月 11 日皮查再次來到白宮,接受眾議院議員的質詢,他們最想知道的是,Google 的搜尋結果是否偏頗,只顯示某派的政治言論,誤導資訊公正性。皮查對此表示,自己是以無政治偏頗的態度來領導 Google ,也會確保旗下的產品如此運作,Google的搜尋引擎沒有偏好哪個政治團體。

對於再次進軍中國,皮查表示,Google 「暫時沒有計畫」在中國重新啟動搜尋引擎,也沒有和中國政府進行搜尋引擎進入中國的相關討論。但他補充說,「Google 內部正在開發並研究搜索的樣版。該計劃已經開展一段時間了。」

而今年 8 月, Google 給美國立法人員的一封信中,表示提供搜索引擎會給中國帶來廣泛利益,但沒說明 Google 是否可以在那裡推出該服務。

美國議員:Google 要遵守人權自由價值,不應為中國推出另一套標準

美國立法人員對此表達疑慮,擔心 Google 如果重新進入中國的搜尋引擎市場,需要遵守中國的互聯網審查和監管政策,皮查卻沒有說明要採取什麼措施來遵守中國法律。

美國議員表示,美國是講求人權自由的國家,身為美國公司的 Google 也應該遵守此價值。 Google 的核心是資訊自由的搜尋與傳遞,如果為了中國市場推出另一套價值標準,會成為一大問題。

在民主黨代表 David Cicilline 的質詢下,皮查表示他將參與立法討論,使聯邦貿易委員會能夠解決網路歧視性行為。而議員問到,皮查是否會「在身為執行長期間,避免在中國推出任何與監控管制相關的服務工具」,皮查沒有直接回應,只說在服務推出上會「非常謹慎」。

皮查在這次的聽證會中,面對眾議員的提問,採取模糊的回答方式,為 Google 中國業務的未來發展留下空間;然而在商業獲利與人權自由價值間的權衡,仍會是 Google 發展中國市場的關鍵議題與爭議。

參考資料來源:
1. 《Bloomberg》:〈Google’s Digital Dragnet Is Exposed in Congressional Hearing
2. 《The New York Times》:〈Google’s Pichai Faces Privacy and Bias Questions in Congress
3. 《MotherBoard》:〈Google CEO Says No Plan to ‘Launch’ Censored Search Engine in China
4. 《數位時代》:〈白宮質詢中國版搜尋引擎,Google執行長皮查:不會是「現在」推出
5. 《鉅亨網》:〈曾有百人團隊模擬搜索器 Pichai:谷歌暫時沒有計劃進軍中國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Youtube

更多關於 Google 中國業務的爭議

Google 開發中國版搜尋引擎過濾言論,員工聯署抗議

【共產黨的新寵物】Google 在中國推「審查版」搜尋引擎,員工直罵 What the F

【不放手直到中國到手】Google 重返中國,繼谷歌翻譯後再推出 App「Files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