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 5G 是世界趨勢,台灣也在積極研擬發展策略,計畫釋出 5G 頻譜,預計在 2020 年進行第一階段的釋照。

網路創業家、流線傳媒創辦人暨社長戴季全(資訊揭露:流線傳媒即為 TechOrange 科技報橘所屬母公司)近期參與行政院 Digi+ 民間諮詢委員會會議,會後於個人臉書寫下評論。他認為,政府發展 5G 的目標是最大化公共利益,因此政府要鼓勵競爭;有了這個前提,就可以討論接下來的兩個層面:先確認在戰略上 5G 是要給誰用的(為了什麼目的),接著在上個層面的前提下,討論範疇與措施。以下為本文作者第一人稱描述。(責任編輯:郭家宏)

近期參加行政院 Digi+ 民間諮詢委員會會議,會中討論的主題是「台灣 5G 發展的機會」。

在這次會議之前,有機會和科技會報辦公室與 NCC 同仁交換過意見,我發現他們都很清楚自己的職責,也相當專業地在各個環節上搜集國外做法,並針對國內與國外的差異做出合理的調整與具體規劃,包括但不限於頻譜的整理、頻譜釋出規劃、一般應用面的法規調適、垂直應用的法規整備與試辦場域等。也很明確地以「國家整體利益最大化」為目標來推動各項工作,包括:國防需求、頻譜效用最大化與促進 5G 的各種可能。

5G 政策目標:最大化公共利益

我認為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這個「5G 的可能性」。

不久以前,我到美國華盛頓 DC 了解美國對 5G 發展的政策目標與戰略設定,完全可以感受到這是新一輪衝擊社會更大、改變生活程度更劇烈的一個巨大趨勢。他們對 5G 的政策設定,最大的目標和我們的目標非常類似,是:最大化「公共利益」。策略非常簡單,就是「unlock 5G」;也就是一切政策設定,都以公共利益為導向,盡可能地讓整體社會發展與發掘 5G 的可能性。

但我在幾次的行政院 Digi+ 與各種的會議中,都感覺到各種力量企圖從民間企業的利益來綑綁與限制「 5G 的可能性」。譬如說在昨天的會議上,就有一種聲音反對政府釋出特定頻譜,(繞過電信業)供企業自主決定架設自己的 5G 網路。這個論述要旨是:這樣會降低電信業投資與競標的意願,暗示政府可以收到的標金會變少。

政府應該鼓勵競爭,不是透過特許寡占維持舊有利潤

我並不反商,相反地,我雙手支持政府盡力促成包括電信業與各種企業提高獲利與競爭力的政策手段。政府應該做的是有意識地「鼓勵競爭」,有競爭才會有創新,有創新才會有高附加價值,有高價值才會有高利潤,有高利潤才會有高薪資的工作,而高薪工作才會有更多的人才願意投入創新。

我認為現階段的政府應該鼓勵競爭,才是促進社會進步、極大化公共利益的戰略手段,而不是透過特許與寡斷維持舊的利潤,傷害整個社會進步的價值與速度。這才是「國家整體利益最大化」的路徑,而不是競標頻譜所得標金的高低。

因為標金不等於公共利益。

在上述的前提下,我們才有足夠的基礎討論台灣的 5G 發展。第一個層面確認在戰略上 5G 是要給誰用的(為了什麼目的)?第二個層面才在第一個層面的明確前提下,討論範疇與措施。

台灣發展 5G ,戰略上是想要優先給誰用?

A. 給一般消費者上網使用
B. 給發展無人車、無人機等新型態的物聯網產品與服務的企業使用?

我認為是後者(B.)。 因為目前給人透過智慧型手機等設備來工作與生活已經有足夠的基礎,我們反而應該從全球的產業分工與優勢的建立,優先擬定 5G 策略。

以全球新的分工可能佈局為前提,問第二個問題:5G 作為一個全球巨大的產業機會,台灣要不要扮演戰略性的角色?作為一個整體社會的需要,是不是一個基礎建設,和其他基礎建設的相對優先順序為何?

這些才是行政院應該積極和社會溝通,凝聚共識的關鍵題目。我們期許行政院在諮詢完民間意見之後,有膽識與魄力,以 2050 台灣在全球位置的歷史格局,做出對下一代公共利益為導向的政治決策。

(本文經原作者  戴季全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首圖來源:Pixabay

更多 5G 發展消息

【投稿】3 個台灣 5G 基地台的實踐方法:政府營運、電信獨資、電信合資哪個好?

台灣 5G 基地台建置要「共用一條高速公路」?多數電信業者舉雙手支持

美國 Fed 前副主席警告:若讓中國掌握 5G 發展,威脅將比貿易戰還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