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是台灣選舉暨公投的日子。當天陽光普照,甚至可說是個大熱天。投票公民帶著印章、身分證前去投票所,卻不知道等著他們的是 1 至 2 個小時的大排長龍與日曬。

當天各家媒體大肆報導,批中選會投票動線、流程不佳,導致民眾苦等。排隊投票耗時,但網路投票卻容易遭海外駭客入侵影響台灣政權,台灣人雖然覺得網路世代線上投票方便,卻也頻頻卻步。除了這兩條投票制度之外,有沒有一個兼顧安全與便利的方法呢?

據外媒 The Next Web 報導,南韓將在 12 月實驗國內第一個區塊鏈電子投票系統。

南韓的國際選舉委員會(簡稱 NEC)近日出面公告,南航將在國內辦理一場小型的投票實驗 — 測試區塊鏈電子投票系統的可行度。此實驗會由首爾大學的區塊鏈大會(Blockchain Society)和韓國網路振興院(Korea Internet and Security Agency, KISA)聯合執行。

為什麼要特別開發「區塊鏈」投票系統呢?

2013 年南韓的 NEC 曾在國內嘗試非區塊鏈的線上投票系統,又名 K-voting。雖然當時 K-voting 的使用人數高達 564 萬民眾,但同時也受到民眾聲浪質疑,認為 K-voting 雖然方便好用,但是卻容易成為網路攻擊、黑箱作業的階下囚。

要解決 5 年前南韓的投票痛點,區塊鏈不易修改、高透明度、去中心化的特色就能派上用場。區塊鏈不僅可以提高投票安全性,也能更確保投票民眾的身份以避免私自灌票的情形出現。然區塊鏈數位投票技術仍在開發階段,NEC 將在 12 月的實驗中,蒐集使用者資訊、意見,如回饋良好就有可能在下次選舉做小地區的使用。

據外媒 ZDNet 報導,NEC 也進一步提到,數位投票系統將來也會嘗試結合 AI 人工智慧、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

南韓區塊鏈投票制度並非世界首次實驗,日本美國西維吉尼亞州皆有嘗試類似投票制度。而為了節省選舉人事成本和時間資源,台灣是否需要考慮研發區塊鏈投票制度了呢?

參考資料來源:

  1. 《ZDNet》:〈South Korea to develop blockchain voting system
  2. 《The Next Web》:〈South Korea will trial a blockchain-based voting system
  3. 《CoinDesk》:〈South Korea Eyes More Reliable E-Voting With December Blockchain Trial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Flickr, CC Licensed。)

區塊鏈影響社會大趨勢

Microsoft Azure 推出新軟體開發套件,提早打響「區塊鏈」商務應用的戰鼓

【投稿】當絕對公開的區塊鏈遇上絕對隱私的 GDPR,企業該如何找到兩者並存的商業模式

「匿名幣」如何扭轉區塊鏈高度透明特性,達到黑市最愛的「完全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