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 洞察號將登陸火星!這次,我們將清楚聽到來自火星地底的聲音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洞察號經歷了七個月的旅程,即將登陸火星,今天 11 點,NASA 團隊將直播連接洞察號的訊號,有興趣可以前往觀看,如果想感受一下更深入了解洞察號,也可以前往這邊看 3D 的洞察號介紹。(責任編輯:林子鈞)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為斥資 9.93 億美元(約 297.9 億台幣)的無人火星探測器「洞察號」(InSight)26日登陸進行緊張倒數,這是首個偵聽火星地震、研究地底運作的探測器。

近 7 個月前發射的洞察號現已航行約 4.82 億公里。它的部分任務是為有朝一日人類登陸火星探險而蒐集資訊。美國太空總署希望於 2030 年代前執行人類登陸火星探測計畫。

洞察號是自 2012 年美國太空總署探測車好奇號(Curiosity)後,首個抵達火星的探測器。當時好奇號降落火星對岩石進行分析,尋找或許可能存在過的生命跡象。

洞察號必須撐過進入火星大氣層的緊張登陸過程,從時速 1.98 萬公里,迅速減慢至時速 8 公里。

這個被美國太空總署半開玩笑稱為「恐怖 6 分半」的進入大氣層、下降和登陸過程,將於美國加州上午 11 時 47 分(格林威治時間 19 時 47 分)開始。

成功率僅 4 成,洞察號完成任務需經艱難過程

https://www.facebook.com/NASAInSight/videos/286902748622112/

歷來的 43 個火星探測任務,僅 18 個完好無缺地完成,成功率約為4成,而那些成功案例全都來自美國的探測任務。

美國太空總署主管科學任務局(Science Mission Directorate)助理署長朱布肯(Thomas Zurbuchen)說:「去火星真的非常、非常困難。」

「令人興奮的是我們正在累積成功降落火星最佳團隊的成功經驗,這個團隊包括太空總署團隊、承包商及其合作廠商。」

洞察號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建造,仿造2008年降落火星北極地區附近的火星探測器鳳凰號(Phoenix)。

像鳳凰號一樣,洞察號的登陸將有降落傘幫助,而隔熱罩將有助減速,並對抗進入火星大氣層時產生的熱摩擦。

洞察號必須直立降落,另一個關鍵步驟是太陽能板成功展開,因為這個一年任務將全由太陽能供電。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洞察號計畫負責人史帕斯(Stu Spath)說:「我確實在這方面投入大量血汗淚,我期待週一美好、安全的降落。」

NASA,太空先驅

全因馬斯克吸了那口大麻,NASA 決定全面審查 Space X 的工作環境安全性

重新開機什麼都能醫,NASA 只用「重開機」就治好了壞掉的哈伯望遠鏡

大罵「無腦」打臉謠言,親自接待蔡總統的台裔 NASA 科學家究竟是何方神聖?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NASA洞察號將登陸火星 恐怖6分半是關鍵〉。)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