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和新創 M Squared 共同開發出一套新的 GPS 系統「量子羅盤」,透過量子加速度計追蹤過冷銣原子(supercooled rubidium atoms)的運動,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冷物質中心的 Joseph Cotter 博士表示:「當原子在極低溫的狀況下達到過冷狀態,我們必須用量子力學來描述它們的運動方式,這使製造出我們稱之為原子干涉儀的東西」。與過往的羅盤不同,會隨著時間的移動保持準確,不需要定期校正。
和過往的定位系統有什麼不同?
過往的民用 GPS 誤差大概在 15 公尺左右,軍用的可以精確到幾厘米,但依然會受到大樓等影響造成不準確,而量子羅盤因為是追蹤原子的運動,因此可以察覺做到更為精細的運算,不會受到地形因素影響,只要知道原始的位置,位置移動的運算就會精確無比。
由於這個系統的體積較大,目前團隊計畫將會將其安裝在大型車輛、船舶等較大型的運輸工具上面,這也是英國踏入量子運算商業化的第一步。
「量子羅盤」的價值何在?
和過去依賴 GPS 的做法不同,他並不依賴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這代表量子羅盤並不需要連接外部參考數據,因此可以提高防篡改性,同時,若因為特殊原因無法與衛星聯系,也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據《財富》報導,英國一天連不上衛星的損失約是 13 億美金(約 390 億台幣),由於英國退出歐盟的緣故,是否能加入歐盟伽利略系統的可能性仍未確定,也因此打造一個成本高達數億美金的量子羅盤,相較來說其實是非常划算的。
5 年內創造 50 億美元大市場!
量子電腦商業化浪潮將至,硬體立國的台灣沒有理由錯過
12/15(六) 10:30 量子電腦論壇
>>立即報名<<
–
量子運算商業化,迎來技術翻轉
Gartner 發佈 2019 十大科技預言:量子運算、AI、區塊鏈將迎來爆炸性發展
阿里巴巴也要自造晶片!馬雲成立新公司「平頭哥半導體」要攻量子運算
【測不準原理之父】20 世紀物理學家怎麼用「量子力學」,解決自駕車系統除錯問題?
參考資料
Quantum ‘compass’ could allow navigation without relying on satellites
Quantum compass promises secure alternative to satellite navigation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