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本書】科系領域在未來求職的加分佔比已越來越小,讀本科系也開始不代表能在競爭中入主相關產業。同時,如果你真的想要這份工作,面試前準備也不該只是抄抄公司網站資訊。

約恩.里賽根寫《OI 向外看的洞見》,先從研究公司的面試數據切入,再用一位溝通人才克雷格的故事告訴你什麼是真正的事前準備。以下為本書作者第一人稱描述。(責任編輯:陳伯安)

哈特研究公司針對大學生和潛在雇主進行了最深入徹底的調查,每兩年就會訪問超過三百位各行各業的雇主許多詳細的問題。在最近一份調查中,雇主承認了一件事,讓大家跌破眼鏡 —— 超過百分之九十三的雇主說他們在決定要雇用誰的時候,對方獨立思考和清楚溝通的能力比他們大學主修什麼科系還重要

據這份報告表示,「雇主很重視創新能力,視為企業成功的關鍵。他們說今日員工面對的挑戰比過去複雜,需要更多不同的能力。」應徵工作的人主修什麼學科不代表他們能擅長溝通與獨立思考,就算他們的科系和那個產業息息相關也一樣

63% 的人資說:要求相當的面試者中,會選「口語溝通技巧」好的那個

參與哈特調查的雇主說現在的大學生文字與口語溝通的能力大幅下降,導致他們沒辦法被錄取或拔擢。百分之八十的雇主說大學應該更強調這些技巧。很可惜,許多研究都發現愈來愈少人具備這些技巧。雇主想要在新人身上看到的能力,和應徵者具備的能力之間鴻溝愈來愈大。

iCIMS的行銷長蘇珊.維托說:「優秀的溝通人才有競爭優勢。」這間公司銷售人才招募軟體給大型企業。iCIMS的一份研究顯示說,約百分之九十的大四學生對自己面談的技巧很有信心,但百分之六十的人資專員說大學生的面談技巧還有待加強。首先,負責招聘的專家建議找工作的大學生對公司和產業還要再更熟悉一點

「求職者以為他們做了功課,但從公司網站上抄一點資訊下來和認真介紹他們的生活經歷很不一樣,」維托告訴我(本書作者),「現在比以前更容易找到企業的資訊,光是知道這間公司成立於何時、執行長是誰、總部在哪裡已經不夠了。」維托建議求職者清楚地解釋他們可以為企業帶來什麼價值,還有他們的經歷對顧客有什麼好處,可以如何提升企業在市場上的地位

維托也指出愈來愈多企業重視溝通技巧。為了節省時間,招募經理會請求職者錄製九十秒的影片,他們通常會靠這些影片來決定這個求職者值不值得面試。如果求職者連話都說不清楚、穿得太隨便、在不專業的背景前錄製影片,那可能就沒有面試的機會了,不管他的履歷再好都沒用。

iCIMS調查了美國四百名人資與招募經理,百分之六十三說若要在兩名條件相當的求職者中選擇,他們會挑「口語溝通技巧」比較好的那個人。

克雷格的面試技巧為什麼必勝?因為他做到一般人不願做的地步

克雷格就很清楚怎麼靠溝通技巧找到工作和升遷機會。五年前,克雷格從公立大學畢業,擁有經濟學與企業管理學位。他寄出了數十封履歷都石沉大海。當時的就業市場很嚴峻,美國經濟在二○○八年金融海嘯之後就沒有起色,失業率高達百分之八。雇主不想增加人事開銷,尤其是花錢請沒什麼實務經驗的大學新鮮人。

有一間舊金山的軟體公司想要擴充行銷部門,那是第一個請克雷格去面試的公司。舊金山的新創公司是個很緊密的社群。克雷格認識這間公司的員工,才曉得其他求職者和招募經理是好朋友。克雷格決定利用說服術讓自己與眾不同,從優秀的求職者蛻變為傑出的求職者。

克雷格告訴我:「我研究了他們的競爭對手和他們的產品,做了一份產品提案。」克雷格花了八小時不斷練習他的提案,還針對可能被問到的問題預想好答案。那個星期四,他走進會議室面談,隔周星期一,那間公司決定以四萬五千美元(約 135 萬台幣)雇用他。這間公司不想冒險失去他,因為據招募經理所述,「你比我們的業務員還會說明我們的產品。」克雷格到職後第一份工作就是讓業務團隊知道該怎麼為公司的產品提案。

在那間新創公司待了十八個月之後,克雷格發現他想要在職場上向前邁進,擔任領導人的角色。他決定加強技術能力,報名參加程式戰鬥營,在連續三個月的密集課程中學會軟體工程。克雷格完成訓練後,發出了八十至九十封履歷,全部石沉大海。「我的履歷不漂亮。班上其他人大學四年都在資工系,又有四年工作經驗。我什麼都沒有。但我知道我最大的優勢就是溝通技巧。」克雷格說。

後來克雷格獲得了機會,軟體產業裡有一間提供企業解決方案的公司請他到舊金山總部面試。招募經理所問的問題在 Google 和特斯拉這些公司也愈來愈常見:行為面試

以前科技公司會考腦筋急轉彎類型的題目,像是「一輛校車裡可以裝多少高爾夫球?」(這是真實案例),他們現在問的問題會用來衡量一個人思考、合作、溝通的能力。例如,特斯拉執行長伊隆.馬斯克說他發現面試時最好的問題是:「講一個你生命中的故事給我聽,說說你做了哪些決定,還有你做那些決定的理由。」馬斯克要找的人必須能清楚闡述他們面對的問題,還有解決的方式。

為了留住一個好的「跨領域溝通」人才,薪水加 40% 都值得

克雷格為面試練習,準備了幾個重要的人生經歷故事並彩排演練很多遍,並且做足了功課。經過八小時的研究後,他對那間公司瞭若指掌,再度表現出他比這間公司的業務員更能清楚地介紹產品。克雷格在第一回面試就得到了工作,薪水翻倍。

這間公司在兩年內拔擢了克雷格兩次。當競爭對手要挖角的時候,他年薪已經升到十二萬美元(約 360 萬台幣)。他們聽說克雷格有獨特的能力,可以在內部訓練工程師,並且把他們的語言翻譯成淺白的對話,讓大客戶也聽得懂。克雷格喜歡他的第二間公司,但他不想要錯失機會,增加他在市場上的價值。克雷格再度讓面試的人驚艷。他們欣賞克雷格「跨領域」的溝通技巧—他可以帶領工程師,給他們明確的方向,然後將工程語言解釋給顧客聽。競爭對手開價要讓他的薪水增加百分之四十。

他的老闆聽到了風聲,願意替他加薪百分之四十來留住他,並讓他處理國際業務。他們對克雷格說,公司不能損失一名「世界級溝通人才」。當時克雷格才離開大學五年,就已經獲得了高階主管職。

詹姆士.希勤負責替企業招募執行長,他若聽到克雷格的成功故事絕對不意外。希勤在美國著名的高級主管人力仲介公司—史賓瑟公司服務,透過他就職的執行長、董事長和企業高階主管已經超過六百人。希勤在接受《洛杉磯時報》採訪時被問到要怎麼爭取工作、留住工作、爭取升遷,他的回答分為兩部分。

「首先,你要發展出解決問題、溝通和分析的技巧,讓你能增加價值並妥善領導。再來,你應該多了解這個世界發展的方向和相關領域。溝通則是打造職場成功的基礎,也就是基本功。」希勤說,「你必須具備全方面的能力。」對克雷格來說,溝通是他的基本功,會寫程式更加分。今日,克雷格在職場上的成就已經沒有極限了。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OI 向外看的洞見:如何在資訊淹沒的世界找出最有價值的趨勢?》,由 大寫 出版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Pxhere, CC Licensed。)

延伸閱讀

2008 年當選、2012 年連任,歐巴馬怎麼靠「統計學」打贏總統選戰?
Google 人資團隊從「資料科學」角度解密:為什麼某些團隊績效就是特別突出?
模仿賈伯斯演講奪下標案,土木工程師怎麼靠「會演講」年薪逼近 750 萬台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