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全球大罷工!公司高層包庇 Android 之父性騷擾,讓 Google 的員工都氣炸了

C++風格,沒有例外,行為準則,也沒有例外。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Google 幾乎是所有科技人最嚮往的一家公司,而這份嚮往或許也正是來自 Google 重視員工意見的文化,不管這次事件最後的狀況如何,我認為 Google 高層表示認同這次遊行,都是非常令人尊敬的,就算切身相關,卻不退縮,但如何找到能讓員工表達意見,又同時能兼顧公司效益的平衡點,將會是 Google 重要的命題。(責任編輯:林子鈞)

本文經 AI 新媒體量子位(公眾號 ID:QbitAI)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繫出處

作者:量子位/乾明、夏乙、一璞

Google 想要改變世界,但員工認為更迫切的是:

改變 Google!

今天,台灣時間 11 月 2 日,在矽谷總部,在紐約、柏林、都柏林、東京……谷歌 20 多個全球分舵所在城市,上千名谷歌員工(僅總部就有一千多人),以罷工和散步方式,抗議 Google 管理層包庇性騷擾指控以及性別歧視。

抗議活動有醞釀有組織,他們喊出口號:

We need transparency, accountability and structural change——我們要透明度、究其責和架構調整!

但是,Google 向來是以透明度和員工自由著稱的啊?!

這,究竟怎麼了?

MeToo 席捲 Google,事情因一篇報導而起。

10 月 25 日,《紐約時報》發表文章稱,2014 年的時候,時任 Google 高級副總裁的「安卓之父」Andy Rubin 被女員工指控性騷擾。

報導稱,谷歌進行了調查之後,得到了切實的證據。

而且 Google 本可以嚴肅處理,辭退魯賓,秉公處理。

但是,Google 的高層卻選擇了掩蓋醜聞,還拿出了 9000 萬美元(約 27 億台幣)補償金,保全了 Rubin,讓 Rubin 主動離職。

更過分的是,Google 繼續向 Rubin 後來創辦的公司投資了數百萬美元的資金。

一同被曝光的,還有 Google 現任的總法律顧問 David Drummund 和其他一些在 Google 工作過的高管。

報導中稱,2004 年的時候,有婦之夫 Drummund 在公司內部與女員工搞了長達三年的婚外情。

而 Google 的處理方式,讓人感到摸不著頭腦:事情洩露後,他們讓女員工從原有部門調離,並簽署保密協議,離職的時候還要說自己是自願離開的。

更讓員工氣憤的是,雖然經歷了不光彩的醜聞,但 Drummund 在 Google 依舊風生水起,一路晉陞。

後來這位 Drummund,跟中國也有點關係,他還起草了 Google 2010 年那份全球知名且影響深遠的退出聲明。

而其他受到指控的高管,大部分都得到了 Google 的補償金。

所以這樣的「醜聞」一曝光,簡直火星子掉進了炸藥桶,造成了極大的衝擊力。

總法律顧問 Drummund,當即上了熱搜。

Google CEO Sundar Pichai 和人事業務副總裁 Eileen Naughton,也向員工發了一封內部郵件,稱 Google 在過去兩年內,就因性騷擾而解僱了 48 人,沒有人拿到過離職賠償金。

並給出保證,Google 會嚴肅對待性侵事件,並嚴格審查每一起投訴,採取強硬立場,不斷改進處理這些事情的方式。

Google 的員工並不買賬,Google 官方批准罷工

他們認為,谷歌掩蓋性騷擾問題,包庇不法分子,會讓受害者不敢去舉報投訴,只能忍氣吞聲,因為在她們眼裡,Google 很有可能無動於衷。

更加讓 Google 的員工們心寒的是,受到指控的男性當事人竟然能夠得到補償金,受害的女性反而被無視,而且被逼著閉嘴。

然後,憤怒的 Google 員工開始走向街頭,進行抗議,要求 Google 給出說法。

根據 BuzzFeed 報導,在 10 月 29 日的時候,Google 內部 200 名工程師計畫組織一場在全公司範圍內的罷工活動。

10 月 30 日,Google CEO 批准了罷工,表示員工應該獲得該有的支持。

在公開聲明中,Google CEO說:

本週早些時候,我們讓 Google 員工知道,我們已知曉今天計畫的罷工並且如果員工願意參加,他們將得到他們需要的支持。員工們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希望我們能夠改進我們的政策和流程。我們正在接受他們的所有反饋,以此把這些想法變成行動。

於是,位於 Google 新加坡、日本、以色列、瑞士、德國、英國和愛爾蘭等地辦公室的員工也紛紛響應。

所以今天,罷工正式開始。數千名谷歌的員工們走向街頭,舉著標牌抗議。

而且不光只有憤怒的抗議和口號,罷工的組織者,還向管理層提出了 5 項明確訴求。

5項訴求

這 5 項訴求也被公開發表,分別是:

1.結束騷擾和歧視案件中的強制仲裁。此外,Google 員工在與人力資源部開會時,可以帶一位同事、代表或支持者。

2.承諾終止薪酬和機會不平等,例如確保在本組織各級都有有色人種女性,並對未能履行這一承諾承擔責任。谷歌將發佈內部報告,說明不同種族、性別和種族員工的薪資或職業晉陞差距。

3.一份公開披露的性騷擾透明報告。這將包括騷擾索賠的數量和索賠地點,索賠的類型,有多少受害者和被告已經離開谷歌,以及任何離職補償的價值——比如對魯賓的所謂賠償。

4.一個明確、統一、全球包容的過程,以安全和匿名的方式報告性不端行為。新流程需要使谷歌的人力資源部門更獨立於其高級管理層,並讓與谷歌共事的所有人都能接觸到,包括臨時工和承包商。

5.將首席多元化官(CDO)提升到直接向首席執行官匯報,並直接向董事會提出建議。此外,任命一名員工代表進入董事會。CDO 和代表將幫助執行先前的要求,並提出修改意見。

Google 一遊行,全球人民都在圍觀,最近忙著抗議 NIPS 名字的 AI 研究者們也一樣。

GAN 的發明者 Ian Goodfellow、Fast.ai 創始人 Jeremy Howard、TensorFlow.js 負責人 Nikhil Thorat、DeepMind 星際項目的負責人 Oriol Vinyals 都在 Twitter 上發推點贊轉發,支持著今天的 Google Walkout 運動。

支持鼓勵的聲音當然最多,比如說——

有人看得淚眼朦朧,覺得世界仍有希望。

有人認為這是員工運動史上的重大事件,關乎科技行業的未來,展示瞭解決問題的途徑。

單純的「I Support」、「Great」更是數不勝數。

同時,也有不少人替 Google 和 Google 的產品擔心。

「那些郵箱、YouTube功能誰來管?」

「你們就提更多訴求吧!然後就不用做產品了,變成一家社會運動公司算了。」

他們擔心,各種各樣的政治正確 Director,會把 Google 變成一家一人挖坑、十人指揮的公司。

就像這樣:

也有人覺得 Google 有點冤

一位自稱記者的 Twitter 用戶 Julaisman 的話,大概能代表一部分人的心聲:

別折騰 Google 了。(我支持 Google,不要Walkout)

HackNews 網友 londons_explore 說:他們為什麼不去推動修改法律,而是專門針對公司性騷擾政策?性騷擾可不可以,不該由一家公司來決定。

而另一位 HackerNews 用戶腦補了一下抗議結束後的場景:她們回到公司,來個免費按摩,吃點可愛的免費美食,然後繼續工作。

總之,支持和不支持的都有,但都希望谷歌能好好的。

愛抗議的谷歌員工

關注 Google 的人,或許也不會對這次抗議太過驚奇。

因為在 Google 這家標榜「不作惡」公司,員工們一直很有道德底線,熱衷站出來反對各種不合理的事情。

而且 Google 內部也一直給足了員工自由度。

聯名抗議已經是今年第三次了。

抗議 AI 用於軍事

頭一次發生在今年上半年,谷歌員工抵制與五角大樓的 Maven 軍事項目,反對將 AI 用到戰爭方面。

從 3100 多名員工簽名上書,到包括 Bengio 在內的 400 多名科學家第二次上書,數十名員工因此離職,要求 Google 退出 Maven 項目。

後來,Google 發佈了 AI 七原則,承諾絕不會將 AI 技術用於武器製造中,並且不會繼續 Maven 項目的合同,這才平息了員工們的憤怒之心。

抗議中國版搜索引擎

之後的 8 月份,關於「中國版搜索引擎」,也被 Google 的員工揪出來 diss。

在這個名叫「蜻蜓」的計畫中,Google 正在為中國專門打造定製版搜索引擎。

計畫曝光後,Google 1700 名員工簽名上書,要求在公司內部增加員工監督和對特殊項目的第三方道德審查。

但是,沒想到這次谷歌高層沒有「順應民意」,反而限制員工訪問「蜻蜓」計畫的文檔,以此來控制反對聲音。

再之後,Google 高管也想開誠布公向員工「交代」這件事,創始人 Sergey Mikhaylovich Brin 和 Google CEO Pichai 都參加了,但就在例行全員問答交流中,高管們發現竟有員工在對外直播這次會議。

於是 Brin 當場就怒了。這場「你聽我解釋」的會議也就沒有開下去。

最後,事情甚至鬧到了議會,美國 16 名議員就聯名致信 Google,要求 CEO Pichai 公開「蜻蜓」計畫的信息,並說明是否會有可能威脅到美國人的正常權利。

直到 9 月底,Google 首席隱私官 Keith Enright 在參議院承認「蜻蜓」項目的存在,但後續也依然不了了之。

抗議川普移民禁令

當然,Google 員工也不是只會抗議自家高層,也有一些抗議活動是員工和高管站在同一戰線上的。

比如今年年初川普的移民禁令,就得罪了這個由出生在各國的人組成的科技公司:CEO Pichai 出生在印度,創始人 Brin 出生在俄羅斯,像李飛飛、吳恩達幾位,也不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何況 Google 在全球各地都有自己的機構,員工構成更是各種膚色、各種文化的全球化公司。

於是,Google 員工決定遊行。來自 Google 全球各園區的超過 2000 名員工參與抗議,Pichai 和 Brin 也參與了進來,還在推特上發起了#GooglersUnite 話題。

所以,以上總總,外界也有聲音說:Google 如今也是白左盛行,自由給得太多過了火,是該管管了。

像亞馬遜的 Jeff Bezos,哪裡在意什麼內部抗議外部抗議,而且對於 AI 軍事訂單事件,還嘲笑過 Google 的處理態度——你開公司搞商業,又不是 NGO.

但更多把 Google 當作「人類希望」的人,又認為 Google 之所以是 Google ,正是源自這樣的精神內核。

你怎麼看?

Google

介紹 Google AI 的七種奇耙玩法,用臉彈鋼琴、用聲音畫畫保證能讓你玩一整天

【再見了 Google+】曾想挑戰臉書的 Google 最大社群產品,怎麼淪為最大敗筆?

Pixel 3 在台上市,這次 Google 把「軟硬整合」光環大大的讓給了台灣

(本文經 AI 新媒體 量子位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谷歌全球大罷工!包庇“安卓之父”性騷擾惹眾怒,員工提出5項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