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推出台灣唯一「維護大聯盟」,一個窗口就可以解決多平台維修需求

【我們為什麼關注這則新聞】IBM 推出的這個新服務,有助於節省廠商維修時的溝通人力,並藉此達成更有效的維修、需求溝通。過往每個服務需要找個別的公司溝通,耗時費力,勞心勞累,IBM 的這項服務可以說是打進顧客的內心深處最柔軟的部分。(責任編輯:林子鈞)

業務與科技的融合正顛覆經濟與商業環境,企業需積極推動數位化創新。根據 IBM 最新公佈的調查報告顯示,66% 的大中華區企業高階主管正擬定迎接顛覆的戰略,希望成為「平臺」的建構者或是所有者;81%  IT 領導者正在或計畫投資 AIIBM 的新一代 GTS(全球資訊科技服務事業部)致力於成為企業數位化轉型創新的實踐夥伴,通過技術服務創新,以支撐企業對敏捷 IT 和業務轉型的需求,實現企業永續。

IBM 大中華區全球資訊科技服務事業部總經理謝少毅表示:「隨著 AIAutomationCloud 服務當道,服務平臺化是大勢所趨,透過高效安全、可擴展的 IT 技術,改善與客戶互動模式以及企業運營的後端流程,形成全新的商業模式。IBM 今日在台灣推出業界唯一「維護大聯盟」,以 AI 與 Cloud 為平台、自動化派遣流程,以及 GTS 台灣專業團隊搭配優選的協力廠商,共同打造服務生態系,提升企業的 IT 維護服務水準。企業將以 IBM 為單一服務窗口享受多品牌整合合約管理,與 7×24 小時支援服務為企業大幅節省人力、物力。」

台灣 IBM 技術支援服務部副總經理暨維護大聯盟召集人陳孝慈展示了已經在台推動的維護服務 App:客戶版「運維服務雲」、工程師版「IBM 行動派遣」、專案管理版「IBM 服務管理」護服務 App 讓企業客戶可以在第一時間內快速報修,也可得知最新維修進度,同時有 IBM Watson 共同診斷協助問題偵錯與提出最佳解決方案。台灣 IB公司更與國內優選協力廠商一同整合資料平台與多品牌報修流程, 讓企業客戶真正體驗到 One Stop Shopping 的維護服務。

單一窗口大幅簡化設備維護及服務流程,IBM 維護大聯盟提供全球一致的服務

在 IT 設備維運上,單一窗口服務可以解決企業因多方對接而造成人力浪費,以及多元系統判讀所耗費的時間。東宜資訊總經理柯火烈表示:「企業除擁有好的設備,仍需將設備維護管理標準化,IBM 維護大聯盟可提升跨品牌 IT 基礎管理可用度,使客戶安心全力衝刺業務。」 仁大資訊董事長林士茵也提到,「採用單一窗口的 IBM 維護大聯盟是目前業界唯一提供不限品牌、全方位支援的IT服務,面對繁複合約流程,唯有整合資源可以有效且即時滿足客戶需求。」力麗科技副總經理劉濬瑋指出:「企業最重要的事,能迅速掌握系統異常情況並即時獲得解決方案,確保營運穩健,是IT團隊的關鍵指標。」

值得一提的是,要建立全方位的 IT 支援,得仰賴可靠的 IT 技術人才和產業經驗。怡康軟體副總經理林世仁表示:「IBM 維護大聯盟網羅傑出的 IBM 工程師與顧問,以及我們對產業的經驗,幫助客戶快速應變 IT 疑難雜症。現在 IT 維護還能具備預判問題的能力,將可提早發現企業營運風險。」群環科技技術服務事業部副總經理王健榮提到:「IBM 維護大聯盟有線上報修,雲端服務平台,並以 AI 持續學習不同案例,所提供的建議可以幫助維護工程師獲得更多參考方案及遠端支援等,這樣完整的 724 P.A.S.S五大服務,相信是客戶 IT 部門最佳的堅強後盾。

IBM 維護大聯盟五大服務功能

IBM 724 隨時報修:維護服務 App 讓企業客戶擁有全年無休 7×24 的線上報修平台與即時回覆的能力,具備維護流程系統管理及完整記錄追蹤。而 IBM 的客服中心也運用 AI 有效提升首次問題的解決率,故障診斷時間減少 37%

服務雲平台(Platform)提供一致與開放式服務雲平台,輕鬆整合管理維運支援紀錄與表單提供即時服務回報及各項維運分析表單

自動化技術支援(Automation)經由 IBM 前瞻預測維護、動態智能運維、Watson AI 輔助與遠程 AR 輔助等新技術能量導入與分析能加速問題診斷與排除。「自動化」降低人為干預且提高運作效率,有效降低時間成本46%

IT 技術支援(Support)IBM 一窗口支援服務,以客戶問題為導向攜手協力廠商整合維護支援協助客戶快速判斷問題、排除故障。

IT 維護戰隊(Superior experts):藉由 IBM 在台灣逾 60 年服務經驗與超過 20位專業技術人員資源,集合維護大聯盟協力廠商資源,提供客戶跨平台、多品牌的專業完整 IT 支援服務。

 

IBM

IBM 6 年裁掉 2 萬名老員工!前僱員發起集體訴訟嚴正指控遭受「年齡歧視」

20 年前改變 IBM 的一群瘋子,聯手撐開 20 世紀末通往「網路」關鍵大門

IBM 用人工智慧進行「績效考核」,被機器人開除的感覺是什麼啊?

(本文訊息由 IBM 提供,內文與標題經 TechOrange 修訂後刊登。新聞稿 / 產品訊息提供,可寄至:[email protected],經編輯檯審核並評估合宜性後再行刊登。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