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癌症每年奪走上百萬人的性命,是人類史上最難解決的病症之一。日本、美國兩位免疫學家找出抗癌的突破性發展,讓人體的免疫系統碰到癌細胞時不停止行動,主動攻擊。
讓兩位免疫學家榮獲諾貝爾獎的發現是什麼?讓本文輕鬆告訴你。(責任編輯:陳伯安)
美國免疫學家艾利森和日本免疫學家本庶佑今天(1)榮獲諾貝爾醫學獎,以表彰他們對研究免疫療法抗癌的突破發現。他們兩人也都是唐獎首屆生技醫藥獎得主。
瑞典卡洛林斯卡研究所(Karolinska Institute)的諾貝爾大會在聲明中表示:「艾利森(James P.Allison)和本庶佑(Tasuku Honjo)向我們展示,抑制免疫系統踩煞車的不同策略可以用在治療癌症。」諾貝爾獎獎金達 900 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 3,087 萬元)。
美國免疫學家艾利森:找出讓免疫系統不攻擊癌細胞的蛋白質
德克薩斯州大學(University of Texas)安德森癌症中心(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教授艾利森研究發現,免疫系統中有種蛋白質的功能就如煞車一般,如果能放掉煞車,就有可能釋放免疫細胞攻擊腫瘤。
艾利森 2015 年受訪時曾表示,投入癌症研究一大原因來自親人的離世。艾利森的母親在他 11 歲時死於癌症,哥哥 58 歲時死於攝護腺癌。「他們都死得太早,死得太痛苦,他們都經歷了很痛苦的癌症治療過程。」
艾利森說,既然免疫系統可以自己對抗疾病,為什麼不能用免疫系統來對抗癌細胞。於是,他投入 30 多年的心力,不斷走出舒適圈,到奧斯汀、柏克萊、史丹佛等大學做研究,為了讓免疫療法發揮更大的影響力,更到紐約史隆凱特琳癌症中心取經。
免疫治療提供新的可能,艾利森說,化療或標靶藥物的問題在於腫瘤不穩定,免疫系統本身可以消除腫瘤且有記憶力,在基因突變的過程中,T 細胞能偵測到這些突變的產物。另外,免疫系統具有適應力,只要知道如何調節免疫機制,就可發揮強大的力量。
Cancer kills millions of people every year and is one of humanity’s greatest health challenges. By stimulating the ability of our immune system to attack tumour cells, this year’s #NobelPrize laureates have established an entirely new principle for cancer therapy. pic.twitter.com/6HJWsXw4bE
— The Nobel Prize (@NobelPrize) October 1, 2018
談到堅持下去的動力,艾利森表示,第一是因為好奇心,第二是因為真的很想要比別人先知道、先發現。他喜歡當第一個「我弄懂了!」的人。接下來他會想,他很幸運可以發現這些新事物,應該怎麼去運用這發現去治療疾病、幫助他人。
21 世紀免疫醫學先鋒本庶佑:發現「PD-1」基因,成癌症最有效療法
本庶佑自 1984 年在京都大學任教迄今。根據諾貝爾獎官方推特介紹,本庶佑發現一種免疫細胞蛋白質,並揭開藉由不同作用機轉,這種蛋白質也可以扮演剎車。以本庶佑的發現為基礎的療法證明在治療癌症方面有驚人的效果。
本庶佑是 21 世紀免疫醫學的先鋒,開創了日本的基因研究,於 1992 年發現關鍵免疫因子 PD-1,歷經 20 多年的堅持與努力,找到最新的癌症治療方法「免疫療法」,治癒無數癌症病患。
2013 年癌症免疫療法登上美國「科學」(Science)期刊封面,獲選為當年度科學突破之最。除了在生技醫藥上的成就,本庶佑也是位充滿哲學思想的科學家,他欣賞中國道家「渾沌」的概念,藉以思考天地宇宙,發現無限的可能。
本庶佑是開創日本基因研究的先驅,獲得日本學士院、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等榮耀,是 2012 年德國醫學最高獎羅伯.柯霍獎的「柯霍獎」得主,2013 年獲得日本文化勳章,2014 被遴選為唐獎第一屆生技醫藥獎得獎人。
2018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小檔案
艾利森
1995 年率先發現 CTLA-4(Cytotoxic T-Lymphocyte Antigen 4,細胞毒性 T 淋巴細胞抗原 4)是 T 細胞的抑制性受體,並帶領團隊製造出能阻斷 CTLA-4 活性的抗體,為抗癌研究帶來突破性的進展。本庶佑
1992 年發現 PD-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計畫性死亡-1)是 T 細胞上的抑制受體,在腫瘤逃避機制上扮演關鍵角色,PD-1 抗體治療成為目前已被發現最佳的癌症治療方法之一。
TO 編按:用影片了解這是怎麼一回事吧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諾貝爾醫學獎美日2學者共享 研究免疫療法抗癌〉。)
延伸閱讀
英國打造 AI 保健重鎮!研究人員:導入 AI 抗癌技術,16 年內讓癌症存活率超過 75%
對抗阿茲海默症!他和老鼠共度一生,找出如何讓細胞「返老還童」奪下諾貝爾獎
【再見,我的神】為男人擴充後宮的傳奇發明家,諾貝爾獎得主 Peter Grünberg 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