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新鮮人要辦一張信用卡需要一個好信用,不過才剛出社會怎麼會有好的信用呢?正在找工作的畢業生無法輕鬆辦理一張信用卡理由不外乎是以下對話:為什麼沒有好信用?因為沒工作,為什麼沒工作?因為還在找。怎麼找不到?因為是新鮮人。這儼然就是一個進退兩難的惡性循環。
金管會同意一樁 FinTech 實驗,讓中華電信利用繳款紀錄就可辦理貸款或申請信用卡,硬生生打破這惡性鎖鏈。這套借貸程序怎麼運作?往下看就知道。(責任編輯:陳伯安)
金管會今天(18)核准首宗金融科技創新實驗申請案,中華電信門號持有人即便過去未曾在金融機構留下任何聯徵紀錄,透過中華電信的身份認證機制,仍可在凱基銀行申請信用卡或個人信貸。
6 個月都按時繳交電話費,沒有信用卡也能辦貸款
此「金融監理沙盒(金融科技創新實驗)」,對一些尚未與銀行往來,信用紀錄是張白紙的「信用小白」,例如學生、社會新鮮人而言,只要他們擁有中華電信門號,連 6 個月正常繳交電話費,且沒有被列電信黑名單,就可以憑電信門號申請信用卡與個人信貸。
金管會表示,這創新實驗若能成功,可望作為未來純網銀經營模式的示範,預計將於 12 月 5 日正式進入沙盒實驗,為期一年。
根據凱基銀行與中華電信所提案的內容,是由中華電信提供處理過的客戶資料給凱基銀行,再由凱基銀行的評分系統進行信用評比,根據客戶以往繳款有無欠繳紀錄,或者根據其他項目建立評分模型,最終進行信用卡核發與信貸業務的差別化定價。
而透過電信認證方式申請信用卡與信貸業務的客戶條件,仍比照一般的信用卡與信貸申請資格,申請年齡須在 20 歲以上,信用卡額度上限為新台幣 25 萬元,個人信貸額度最高為 50 萬元。
FinTech 實驗開放 2 億台幣貸款上限
金管會指出,本實驗案預計開放 4000 人申辦,授信總額度為 2 億元,但授信金額已達 1.6 億元時,即不再受理新申請案;另外,若冒貸申請案達 4 件,即會啟動退場機制,宣告實驗終止。
金管會綜合規劃處處長林志吉表示,凱基銀行與中華電信合作的金融科技創新實驗案,對凱基銀行而言,可以開拓以往不在銀行體系的客戶,而對中華電信而言,也能開拓金融相關業務。外界認為可望成為中華電信未來開辦純網銀的基礎。
媒體提問,部分中華電信門號持有人與使用人並非同一人,例如父母會幫小孩辦手機,或者門號持有人雖是小孩,但繳費者仍是父母。凱基銀行要如何取得申請人的徵信?對此林志吉表示,凱基銀行會有控管機制,例如電信費是從父母帳戶自動扣款,當小孩想用自己的門號申請信用卡或貸款,就會被拒絕(reject)。
媒體進一步問,若冒貸案達 4 件,該實驗案宣告終止,那凱基銀行已經放款的部分,是否會要求申貸人立即歸還?林志吉表示,凱基對客戶的貸款仍依合約進行,不會立刻要求客戶還款。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首宗監理沙盒 手機門號可申請信用卡信貸〉。)
延伸閱讀
傳統銀行怎麼跟敏捷的 FinTech 打?打不贏就合作吧!
不刷卡就能先買後付!日本 Fintech 創新,手機驗證會員就能延遲 30 天付款
全球前 15 大 Fintech 獨角獸現身,中國稱冠屌打一排矽谷新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