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進政策台灣人英文撐的起嗎?AppWorks 林之晨:台灣很缺「英文教育」

AppWorks 創投 林之晨 英文 教育 南向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東南亞國家可說是下一個中國,不僅擁有新興人口紅利優勢,同時也代表著一個潛力巨量的商業市場。台灣如果要成為一個國際國家,前往東南亞發展,有些能力就必須具備起來。第一線莫過於語言障礙,身為台灣人,你的英文有辦法經受國際社會的考驗嗎?(責任編輯:陳伯安)

之初創投(AppWorks)創辦合夥人林之晨認為,未來 30 年應深耕英文教育,才有機會搶攻新南向市場,否則台灣人根本沒機會走出去,「台灣應該從華人的台灣,升級為世界的台灣」。

第 55 屆 10 大傑出青年林之晨,去年 10 月就曾當著行政院長賴清德、前教育部長潘文忠的面說,政府推新南向政策,最缺憾的一塊拼圖是英文教育太失敗,盼將英文列官方語言。

賴清德 8 月底表示,明年將確立台灣「雙語國家」的政策,台灣將成為「中文」與「英文」的雙語國家。對此,林之晨對中央社記者說,「很好,應該要做,甚至台灣應將英文列為第一官方語言。」

林之晨:當中國失去人口優勢,東協人才反開始急起直追

林之晨於 2010 年創立 AppWorks,AppWorks 目前是「大東南亞(台灣+東協)」最大創業加速器,至今所有 AppWorks 新創加總營業額達新台幣 390 億元,為區域創造 5,696 個工作機會,全體累積募資金額 130 億元,總估值突破 480 億元。

林之晨說,東協 10 國約有 6.5 億人口,未來可能成長到 8、9 億人口,「而且全部都是年輕人」,但擁有 13 億人口的中國大陸已經開始萎縮及老化,漸漸失去人口紅利的誘因,台商投資應「戒急用忍」,而東南亞是下一波有人口紅利的市場,值得台灣企業及新創前去布局及接軌。

他進一步解釋,台灣在大東亞市場中,有很多可以提供給東南亞新創者的資源,不管是來台設研發中心或新創中心據點、或人才、或是到台灣來掛牌上市,都可以促進台灣和這些東南亞鄰居做民間的交流,「先從敦親睦鄰開始」,有利於區域合作及發展。

近兩年短暫移居印尼雅加達的林之晨指出,自己是先去「造橋鋪路」,幫助後來的新創者可以很快和當地市場接軌,也促進當地的新創,可以利用台灣的資源持續壯大。

他笑說,以前 AppWorks 在台灣就是啟動生態系的工作,「現在飛輪都已經轉得蠻快的了」,到印尼重新從 0 到 1 開始,也符合自己的「強項」,希望 3 至 5 年間,可以引導數 10 家的印尼或東南亞的新創者可以到台灣設研發中心駐點,讓台灣有更多人才在國際級的企業工作。

台灣英文能力不好,很難從華人台灣變成「世界台灣」

林之晨強調,未來 30 年台灣應深耕英文教育,才能有機會搶攻新南向市場,否則台灣人根本沒機會走出去,因為連溝通都有困難,「台灣應該從華人的台灣,升級為世界的台灣」。

KKday 執行長陳明明也表示,台灣不可能像中國大陸有那麼大的內需市場,完全採西進做大陸市場,也不那麼切實,除了競爭者眾,兩岸也有些政治問題待解,因此要學美國的模式,像 facebook 或 google 一樣,走世界市場是比較對的。

不過,要國際化語言能力是關鍵,陳明明坦承,台灣的國際語言能力是比香港、新加坡弱,但優於日本、韓國,如果英文能力可以再提升,肯定對企業跨入國際化有幫助。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台灣要走向世界 林之晨:最缺是英文教育〉。)

延伸閱讀

四大指標找到神隊友:AppWorks 分析師看完千位創業者後,給新創的找夥伴指南
【AppWorks Accelerator #15】高達 80% 團隊專注電商與 AI,AppWorks 生態系估值突破 480 億台幣
專訪 AppWorks 法務長:為何離開待了多年的 HTC,毅然決然投入創業戰場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