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蘋果的黃金設計年代:賈伯斯如何創造打入人心的經典 iPad?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明天凌晨一點,蘋果2018的秋季發布會正式開幕,許多「果迷」為了購買最新的 iPhone XS 引領期盼已久,本次將發表三款新 iPhone 、新版 Apple Watch、iPad Pro 和無線充電枕 AirPower ,而這篇文章將帶我們回到蘋果的年輕時代,也就是首代 iPad 的設計故事,並節錄了一段 iPhone 工程師與賈伯斯的精彩問答。(責任編輯:鄭惟馨)

1955年2月24日,賈伯斯出生。時值美國資本主義黃金時期,國內經濟形勢一片大好。這時,惠普等第一批重要的電子企業蓬勃發展,為以後矽谷成為頂級科技代表打下了基礎。

1976年4月,賈伯斯成立蘋果公司。這家傳奇的科技公司在今年8月2日市值突破萬億美元大關門檻,成為眾多科技公司裏首家達到萬億美元的公司。毫無疑問,蘋果的如此成就離不開賈伯斯打下的基礎,賈伯斯對工作的負責態度,對商業趨勢的把握無人不佩服。正如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對他的評論:「賈伯斯是美國最偉大的創新領袖之一,他的卓越天賦也讓他成為了這個能夠改變世界的人。」蘋果系列的產品是賈伯斯一生的驕傲,也正是蘋果手機等產品成就了他的封神之路。

首台 iPad 的幕後花絮

大概6個小時後,也就是台北時間本周四淩晨,蘋果的秋季發布會即將開幕,最新版 iPhone 、 iPad 將發布。此時,我們想回顧一下賈伯斯對第一台 iPad 設計的斟酌,以此紀念一下這位蘋果之父。

本文摘錄自《創造性選擇:深入史蒂夫·賈伯斯黃金時代的 Apple 設計過程》,作者是 Apple 公司 iPhone 軟體首席工程師 Ken Kocienda ,他直接負責新穎的用戶界面概念試驗。本文中,他將以第一人稱敘述為賈伯斯演示第一台 iPad 的 demo 時的場景。

賈伯斯提問 iPhone 首席工程師,初代 iPad 大按鍵設計誕生

史蒂夫仍在看著我。

我回答:「是的,這裏包含兩種設計。一種包含更多的按鍵,就像筆記本電腦的鍵盤;另一種的按鍵比較大,類似一個放大版的 iPhone 。我們正在考慮同時提供兩種設計。使用縮放鍵可以在二者之間切換。」

然後史蒂夫慢慢地把椅子移到演示桌旁邊,往下看。在他面前,顯示器右側是 home 鍵。上面運行著 iPad Notes 應用程序的早期原型版本,插入光標在當前的空白文檔中閃爍。在屏幕的底部,展示著 Bas ( TO 編按: iPad 界面設計師)設計的多鍵布局鍵盤,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筆記本電腦鍵盤,只不過比一般的鍵盤要小一些。

史蒂夫的視線移動到整個 iPad 屏幕上,呈八字型慢慢地轉頭,在我看來這是為了觀察 iPad 的每個細節。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研究後,他點擊了縮放鍵,觸發了 Bas 設計的精美動畫——從鍵盤模式切換到了我的較大按鍵設計。沒有反應,也沒有任何暗示表明他在想什麽。史蒂夫就像一個老練的賭註撲克玩家,在第一次從發牌人那裏拿到牌並查看底牌一樣。

現在屏幕看起來不一樣了,史蒂夫又開始了他的研究。他花了三十秒的時間來觀察屏幕的每一個細節。一旦完成,他再次點擊了縮放鍵,將 iPad 屏幕返回到更多按鈕布局模式。它現在看起來和最開始演示 demo 時一樣了。

史蒂夫又開始研究,仍然沒有表露自己的想法或感受。他又一次點擊縮放鍵,再次切換到較大按鍵布局模式。他簡單地接受了這一變化,以確認他已經看到了這兩種設計,一切盡在眼前。他轉過身來直視著我。

「我們只需要其中一個,對吧?」

這可不是我所設想的。我感覺自己艱難地咽了下口水。史蒂夫仍在看著我,於是我聳了聳肩,回答:「是的…額…我想是吧。」

史蒂夫打量了我一番,然後問道:「你認為我們應該用哪一種?」

他把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拋給了我。史蒂夫沒有把他的椅子移向房間裏的其他任何人身上。這是我的 demo ,他想要我的答案。

然後一些事情發生了。我站在那裏,史蒂夫.賈伯斯盯著我,等待著我回答他的問題。

「我在過去幾天一直使用這個 demo 演示,我開始喜歡使用這種更大按鍵的鍵盤布局。我認為我可以學會這種按鍵方式,我認為其他人也可以。自動化更正拼寫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史蒂夫繼續看著我並思索我的回答。他在認真思考著我對這個偉大的蘋果產品的看法。

真是驚心動魄的時刻。他想了幾秒我剛才說過的話以及他在 iPad 上看到的內容。然後他宣布了對 demo 的判決。

「好的。我們選擇較大的按鍵設計。」

這就是全過程。 Apple 的神諭曾經說過,軟體設計的預言已經揭曉,而伴隨著這點的是,史蒂夫的微微點頭。

演示結束了。 Greg、Henri 和 Bas 從沙發上站起來,說了些令人鼓舞的評論「幹的漂亮」、「演示的不錯」。

作為一個內向者我恢覆了我的常態,並且由於剛才接收到了遠遠超過我每日日常劑量的集中眼神接觸,我開始看著地板。房間裏的氣場正在迅速消散。

我打開了 Diplomacy 會議室的門,在我向走廊邁了一步,在門關上之前,我聽到史蒂夫說:「謝謝你。」

Demo 演示不僅是設計呈現,而是一種考驗

在進入德爾菲神諭入口的上方,有一個標語寫著「了解你自己」,這是對進入神社的提問者的警告,他們在裏面尋求的答案可能其實就在這其中。當我離開會議室時,令我感到滿意的是,那一刻我自己知道關於我的 demo 應該對史蒂夫說什麽。

這只是我對這個 demo 演示後的第一印象,自此以後我對這個會議的思考更多了。

當史蒂夫詢問我意見的時候,是一個試探。在觀看了我的 demo 後,他想知道,那時的我是否可以幫助改進軟體。如果我沒有給出一個令人滿意的答案,他就會轉向房間裏的其他人。

他們已經反覆的通過類似的考驗贏得了他們的位置,就像 iPhone 的每一個軟體細節一樣。如果我想在 Diplomacy 會議室中繼續展示 demo ,我必須做出實質性貢獻並與賈伯斯討論,因為是獲得未來邀請的最好方法。

對我而言,軟體編寫和影響軟體編寫的區別就在於此。在這個 demo 的案例中,我的影響得以通過,是因為我們在 iPad 發布的鍵盤設計中,排除了一些細節,例如刪除了現在不需要的縮放按鈕,也就是我在 demo 中演示的那個按鈕。

我通過了測試。

(本文經合作夥伴 大數據文摘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業界 | Apple 首席工程師回憶:為喬布斯演示 iPad 的 demo 是怎樣一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