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高科技世代警語:別拿超貴的個人隱私,來換一部搞笑影片

數據 資料 AI 人工智慧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本書】人類無時無刻都在搶奪最重要的資產。二十一世紀最有價值的東西就是資料。AI 沒資料無法學習,SEO 沒資料無法完善查詢系統,廣告沒資料無法打中用戶的興趣。

哈拉瑞寫《21 世紀的 21 堂課》,他用平和的文字重重的告訴你個資的重要性與現今的商業走向。資料的戰爭只會越演越烈,你需要知道的是知道企業挖取你個資的手段是什麼。別笨笨的就交出去了。(責任編輯:陳伯安)

如果我們希望避免所有財富和權力集中在一小群精英手中,關鍵在於規範資料數據的所有權。

在古代,土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資產,政治鬥爭是為了控制土地,而等到太多的土地集中在少數人手中,社會就分裂成貴族與平民。到了現代,機器和工廠的重要性超過土地,政治鬥爭便轉為爭奪這些重要生產工具的控制權。等到太多機器集中在少數人手中,社會就分裂成資本家和無產階級。

資料龍頭企業利用「注意力商人」的模式,轉移你對資料的警戒心

但再到二十一世紀,資料數據的重要性又會超越土地和機器,於是政治鬥爭也就是要爭奪資料流的控制權。等到太多資料集中在少數人手中,人類就會分裂成不同的物種。

爭奪資料的比賽已經開跑了,目前是由 Google、臉書、百度和騰訊等資料龍頭企業領先。目前為止,這些龍頭企業看來多半都採用「注意力商人」(attention merchant)的商業模式:靠著提供免費資訊、服務和娛樂,來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再把我們的注意力轉賣給廣告主。

然而,這些資料龍頭企業真正的目標,其實遠超過以往的注意力商人,他們真正的業務不是銷售廣告,而是靠著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取得了大量關於我們的資料;這些資料遠比任何廣告收入都更有價值。我們不是他們的顧客,而是產品。

如果 AI 能做出最適合你的答案,你何必需要廣告?

就中期來看,這大批資料可能帶來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第一個受害的就是廣告業本身。這種新商業模式的基礎,是將權力從人類轉移到演算法手中,包括選擇商品和購買商品的權力。一旦開始由演算法為我們選購商品,廣告業就會崩潰了。

想想 Google 的情形:Google 希望有朝一日我們萬事問 Google,而且也能得到全世界最好的答案。假設某一天,我們可以跟 Google 說:「嗨,Google,根據你對汽車和對我的所有瞭解(包括我的需求、習慣、對全球暖化的看法,甚至是對中東政局的看法),哪部車是我最好的選擇?」再假設 Google 確實能給出很好的答案,而且我們已經從經驗得知,該好好相信 Google 的智慧、而不要相信自己老是被廣告行銷手法操弄的種種感受;到這種時候,汽車廣告還有什麼用?

現代人會為了搞笑影片、心理測驗,放棄自己價值萬金的個資

就長期來看,只要取得足夠的資料數據和運算能力,資料龍頭企業就能破解生命最深層的祕密,不僅能夠為我們做選擇或操縱我們,甚至可能重新設計生物或無機的生命形式。為了維持營運,這些龍頭企業在短期內可能仍然需要賣廣告,但他們現在評估應用程式、產品和公司的標準,已經不再是能賺多少錢,而是能蒐集到多少資料。

某款熱門的應用程式可能缺乏商業模式、甚至短期內還會虧損,但只要能取得資料,就能價值數十億美元(約上百億台幣)。就算你還沒想清楚怎麼用某批資料來賺錢,最好也先擁有了再說,因為這可能就是控制和塑造未來生活的關鍵。(我無法確認這些資料龍頭是不是也這麼想,但從它們的作為看來,確實將蒐集資料看得比實質獲利來得更重要。)

一般人會發現,自己很難抗拒這種過程。至少在目前,人們都還很樂於放棄自己最寶貴的資產(也就是他們的個人資料),換來免費的電子郵件服務和可愛的貓咪影片。這有點像是非洲和美洲的原住民部落,不經意就把整個國家賣給了歐洲帝國主義者,換來各種顏色的珠子和廉價飾品。如果大眾在未來開始想要阻擋資料外流,可能會發現難度愈來愈高,特別是幾乎所有決定都得依賴網路,甚至是醫療保健和生命延續也不例外。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21 世紀的 21 堂課》,由 天下文化 出版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Youtube。)

延伸閱讀

人類的思考與直覺不過是「生化演算法」,AI 也可以成為律師、主管、精神科醫師
年僅 25 歲!這個打敗 AlphaGo 的男人,是怎麼 CONNECT with AI?
從負債萬元到家居首富,他說選擇真的比努力更重要!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