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爆出 6 萬筆假貨事件,亞馬遜要淪為美國淘寶了嗎?

亞馬遜 Amazon 電商 假貨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假貨風波一直都是電商公司的銷售危機,而這對涵蓋第三方商家的電商尤其嚴重。公司無法完整控管第三方賣家的銷售品質,然而當賣家銷售假貨,公司的品牌形象想當然爾必須站在第一線被批評。

電商公司不想要控管假貨問題嗎?當然想,只不過這在成本上、策略上又是一大負擔。亞馬遜被爆兩年內發現近 6 萬件山寨品,消費者對企業信任易失難收,亞馬遜要怎麼快速堵住這傷口?(責任編輯:陳伯安)

亞馬遜 29 日股價大噴發,股價創下歷史高點每股 1998.10 美元(約 59,943 台幣),市值超過 9710 億美元(約 29 兆台幣),有機會隨蘋果邁向市值破兆行列,成為第二間兆元美企,但看似風光前景的背後,卻潛伏營運危機,找尋假貨組織《The Counterfeit Report》公告,過去兩年內亞馬遜的假貨猖獗,亞馬遜平台共發現 59,749 件山寨貨。

在市值將破兆美元的全球零售業務中,亞馬遜過去兩年出現大量假冒的劣質產品。找尋假貨組織《The Counterfeit Report》公告,過去兩年內亞馬遜平台共發現 59,749 件假貨。根據市場研究公司 Gartner L2 的一份新報告,亞馬遜消費者在過去兩年中提報了 5,101 件假冒產品。

兩份報告雖未具有樣本代表性,《The Counterfeit Report》創辦人 Craig Crosby 警示,亞馬遜平台上的假貨數量還會持續增高。

三分之一的第三方賣家都收到過一筆「假貨」的客評。(圖:AFP)
三分之一的第三方賣家都收到過一筆「假貨」的客評。(圖:AFP)

亞馬遜企業信任動搖,Gartner:美妝品最常有假貨評論

Gartner L2 報告審查了 2016 年至 2018 年期間為亞洲的 35 萬個一星級和二星級客戶評論的 321 個品牌,商品範圍擴及從美髮、護理、耳機和流行商品。

Gartner 發現,至少三分之一的第三方商家都收到過一筆「假貨」客戶評論。化妝品和護膚品牌特別明顯,75% 的歐萊雅(L’Oreal)、歐蕾(Olay)產品至少收過一筆「假貨」的評價。

美國新創媒體《Axios》訪問這三個品牌公司都得到拒絕評論或尚未回應,而亞馬遜回應,99.9% 的客戶頁面瀏覽量都來自「未收到潛在侵權通知的網頁」上。

Gartner 該報告的主要研究員 Oweise Khazi 表示:「亞馬遜品牌方面和消費方面都存在一系列等待爆發的問題,引發企業信任問題。」

亞馬遜檢核假貨成本高昂,中小型賣家無法負擔

市場人士表示,2018 年美國貿易代表公司因假貨猖獗將阿里巴巴列入「惡名市場」,如今亞馬遜假貨問題泛濫就好比美版淘寶。

同樣作為電商的亞馬遜也難逃「假貨風波」,早在 2017 年亞馬遜就訂下目標,將在美國及歐洲建立團隊,協助知名品牌打假,並要求註冊賣家提供原品牌授權。

亞馬遜目前收到消費者或正品賣家投訴時,該公司處理程序是把真假貨物一起送到公司進行檢驗,但冗長投訴過程和高昂的驗證成本,往往使亞馬遜平台上的中小型賣家無力承受,亞馬遜自身體制漏洞已引發不少商家怨聲載道。

Gartner 研究員 Cooper Smith 建議,亞馬遜需要採取強有力的措施,從平台上移除假冒產品,並且即時標記假冒評論來懲罰供應商。

英國品牌顧問公司 Brand Finance 2 月公布「2018 年全球品牌 500 強」報告,亞馬遜成為全球最具品牌價值影響力的第 1 名,阿里巴巴列入第 12 名。

(本文經合作夥伴 鉅亨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亞馬遜淪為美版淘寶?過去兩年出現近6萬件假貨〉,首圖來源:Amazon’s Instagram。)

延伸閱讀

一畢業就進亞馬遜的 23 歲工程師,工作一年他學到最重要的事是:「軟實力」
亞馬遜放話 2020 擺脫 Oracle 技術,甲骨文董事長冷笑:「你失敗過一次了」
Google、蘋果、臉書、亞馬遜哪個好?6000 個面試者給矽谷巨頭的真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