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網銀利用傳統銀行的「痛點」,找出上飆存款利率的活路

根據 Bloomberg 報導指出,近日國外發展純網銀的新創團體如雨後春筍冒出,這些新創金融公司以高利率為誘因吸引大批人群爭相開戶,而這種 Fintech 金融轉型也間接打擊傳統銀行的營運方式。

Bloomberg 編輯 Julie VerHage 對比美國傳統銀行與新興網路銀行的利率後發現,美國傳統銀行 Citygroup 的銀行存款利率為 0.03%,也就是說存了一萬塊美元(約 30 萬台幣)進去 Citygroup 的銀行,每年可以獲得 3 美金(約台幣 90 元)的回饋。而如果把一萬塊美金(約 30 萬台幣)存進純網銀新創 Marcus 的帳戶裡,每年可獲得的回饋竟有 185 美金(約台幣 5,550 元),比 Citygroup 的年利率高出許多。而金融新創 Marcus 並不是純網銀中的特例,另一個純網銀新創金融公司 SoFi Money 的年存款利率也高達 0.92%。

純網銀存款利率高於傳統銀行 30 倍,到底怎麼做到的?

純網銀的利率的確優於實體銀行提供的數字,不過偏偏都是銀行為什麼純網銀能夠做到 0.92% 的高利率?外媒 Bloomberg 和 CNBC 都對此提出見解,認為這與兩方的營運模式有很大的關係。

相比傳統銀行,純網銀不需要實體店面才能運作,而這其中能節省的資金就相當龐大。純網銀公司不用像傳統銀行去購買或租賃銀行店面,更不用處理機器折舊和設備維護上的問題。光是在網路上運作,只需要租賃伺服器這個點上來看,純網銀在資金的消耗上就比傳統銀行少了很多。

沒有實體店面也代表純網銀可以節省大量人事成本。純網銀不需要僱用大量員工,一天八小時待在銀行裡作業,也不需要雇用保全人員保障銀行安全。純網銀可以只租個普通辦公室,雇用相比傳統銀行小比例的人員,和一個存放伺服器的空間就可以維持公司的正常營運。

純網銀也因為其數位的營運方式可以避免紙本作業和繁複的手續。只要網路速度快,作業時間都用秒在計算。過程中可以大幅度的節省時間、人力成本,使得純網銀公司的營運成本可以調降。

光是從上述三點,純網銀就能累積大量資金加強使用者體驗、網路開發、或是提高用戶存款利率上。

發現 FinTech 最大潛能,找出市場最大痛點
組隊挑戰 160 萬總獎金!
渣打創新影片挑戰賽,強力徵件中

Fintech 純網銀改變消費者金融習慣,傳統銀行再不改變未來將十分顛簸

Bloomberg 文內提到的純網銀公司 SoFi 就是一個節省資金換取使用者體驗和存款利率上的好例子。

Fintech 新創 SoFi 創立於 2011 年,由 4 位史丹佛商學院畢業生所創立。SoFi 近日推出一款手機網路銀行 App,叫做 SoFi Money。SoFi Money 主打零手續費與零年費。相比美國傳統銀行的平均年費 329 美元(約台幣 9,870 元)來說,吸引力龐大。SoFi Money 對用戶的福利不止於此,SoFi Money 沒有平均年費,並且跨行轉帳交易或是國外交易也沒有手續費。

SoFi Money 靠著誘人的條件讓消費者在 SoFi Money 推出 Beta 版後,登記人數飆升至 400,000 人,而根據 SoFi Money 現時統計,使用人數已有 500,000 人。

Fintech 新創網銀搭配現代人的網路高適應,創造一個全新的消費者金融習慣。純網銀不只對消費者方便,對業者本身也方便獲利。而於此同時,新創網銀的急速擴張也間接影響到傳統銀行的客流量,使得到行開戶的人口減少。由此可見,在金融市場轉型的過程中,如果傳統銀行只願意待在原地不隨著潮流改變,新增網路銀行的通路管道,傳統銀行未來的路將會十分顛簸。

參考資料來源:

  1. 《Bloomberg》:〈Goodbye to my bank teller〉
  2. 《Bloomberg》:〈Tech Startups Are Trying to Make Bank Accounts Cool
  3. 《SoFi》:〈SoFi Money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Pxhere, CC Licensed。)

延伸閱讀

對手機講話就能轉帳,中信 Home Bank 七大亮點秀 Fintech 實力
全球前 15 大 Fintech 獨角獸現身,中國稱冠屌打一排矽谷新創!
Fintech ,跟我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