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則新聞】全聯進軍藥局市場就像是在一湖春水裡硬生生的丟下一顆巨石。相比其他領域,藥局市場的經營手法偏向保守。在保守的環境中,全聯入場對獨資和小型藥局來講可說是晴天霹靂。因為超市龍頭全聯具有足夠的資本建立一個大型的藥局連鎖店,很有可能會併吞大部分的藥局市場。如此一來,小型藥局要怎麼在全聯入場後保持基本營收,還有要怎麼應對大型連鎖藥局的產生,將會是一大挑戰。(責任編輯:陳伯安)
國內超市龍頭全聯董事長林敏雄日前霸氣宣布,將與大統生技合資成立藥安康公司,進軍健保藥局事業,在過去相對經營保守的連鎖藥局市場中,投下一枚震撼彈。
台灣藥局家數已經和便利商店不相上下,全聯仍大動作宣布加入健保藥局市場,關鍵在於台灣正走向高齡化社會……。最新一期《財訊》雙週刊針對藥局新戰火有詳細報導。
五月才併購躍獅藥局的盛弘醫藥董事長楊弘仁直言,超市龍頭的加入可以加速藥局產業進入併購、整合階段,讓台灣的藥局邁向大型化、連鎖化,「我估計五年內就會看到這個浪潮。」一場整併潮似乎正在蠢蠢欲動。
藥局需求增加:65 歲以上的銀髮族,三分之二患有一種以上的慢性病
《財訊》報導指出,全聯已經在新北市開設了第一家健保藥局,銷售成藥、保健品和處方箋藥;其他零售業如家樂福和躍獅、大樹、信東等公司合設藥局,全家便利商店也與大樹藥局合作。但由於全聯據點數高達九百多家,分店遍布全台和離島,加上過去全聯透過併購快速擴張、橫掃市場的戰績亮眼,迫使藥局同業高度警覺。
林敏雄強調,「這是超市服務的自然延伸,我在美加地區逛超市,看到藥局在超市內形成店中店的概念。」但背後更大的關鍵在於,今年三月底,台灣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超過一四%,正式進入高齡社會,對於藥局的需求將愈來愈大。
根據衛福部健保署統計,台灣六十五歲以上的銀髮族,三分之二患有一種以上的慢性病,兩種或以上的則超過三分之一,用藥安全需要由專業人士把關、衛教需求急迫,高齡照護更是當務之急,而藥局正是第一線與消費者接觸的平台系統。
健保署長李伯璋在接受《財訊》專訪時指出,在高齡化的社會下,慢性病的病人需要衛教,但醫師的時間有限,醫院內的藥局也很忙碌,這時藥師就可以提供協助;他認為,未來藥局應對服用藥物的病患給予指導,對於尚未得病的民眾則宣導知識,針對潛在慢性病人給予鼓勵計畫,避免得病,但如果是到吃藥地步,就希望藥局藥師給予民眾指導,這是魚幫水水幫魚。
藥局戰場中,小藥局需要找出自我特色才有存活的勝算
《財訊》報導指出,人口結構變化的需求帶動市場商機,不僅是台灣,美、日等先進國家的藥局也正不斷擴大規模。美國百年企業奇異公司六月底被踢出道瓊工業指數成分股,取而代之的是美國最大連鎖藥局沃博聯(Walgreens Boots Alliance),讓人對藥妝勢力的崛起不能輕忽。
楊弘仁直言,首當其衝的將是小型、單點藥局,好比兩大便利超商競爭的結果,雖然會分出第一名與第二名;但是兩大系統都活得很好,反而是傳統柑仔店受到的衝擊最大。古博仁也認為,競爭未必不好,因為競爭過程中,各家藥局一定會展現自己最大的優點,受惠最多的一定是民眾。
儘管大型業者來勢洶洶,小型業者或單獨經營的社區藥局,也並非毫無勝算,重點在於是否努力善用自己的優勢,推出特色,並且做出差異化。從顧客的需求思考才是王道,只有四家連鎖店的松藥局,「藥餐包」即是一例。
【完整報導詳見財訊 562 期】
(本文訊息由 財訊 提供,內文與標題經 TechOrange 修訂後刊登。新聞稿 / 產品訊息提供,可寄至:[email protected],經編輯檯審核並評估合宜性後再行刊登。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全聯官網。)
延伸閱讀
全聯中元節廣告暗指遭謀殺的「陳文成教授」,觸動政治議題火速下架
愚人節品牌行銷特輯:最狂的果然還是全聯、蝦皮的「靈魂交換」啊!
林敏雄:賠錢我來扛! 全聯年賠 1.5 億也要做,從統一手上搶下傳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