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問史丹佛大學的大四學生,競爭最激烈的工作是什麼? 他們的答案已經不是投資銀行分析師、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的諮詢顧問,也不是谷歌(Google) 的工程師,而是: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

目前在臉書(Facebook)擔任產品經理的曲曉音,也曾任職於 Instagram、微軟(Microsoft),經手過千萬級用戶的產品,見證過無數次產品 0 到 1 的過程。

適逢美國畢業季,她根據自身觀察,在網路上分享近期矽谷的求職盛況,點出目前的求職趨勢「產品經理」竟登美大學生心中最理想職業。

除理工背景的學生外,連史丹佛、哈佛等頂尖大學商學的學生,也在瘋狂地準備 PM 相關面試;甚至史丹佛大學史無前例,開設產品經理相關的課程。

為何今年畢業的美大生,一窩蜂擠向缺額固定的產品經理職?

首先是薪資,曲曉音在文中點出蘋果(Apple)的高級產品經理年薪近 17 萬美元(相當於台幣 523 萬),比一般工程師還要高;其次是職涯發展產品經理可說是最靠近 CEO 的職位

曲曉音舉例: Yahoo 的前 CEO 瑪莉莎 ・梅爾 (Marissa Mayer) ,谷歌的 CEO 桑德爾 ・梅皮蔡(Sundar Pichai),比爾 ・蓋茨(William Henry Gates)的夫人梅琳達 ・蓋茨(Melinda Gates)全部都是產品經理出身。

產品經理所需要的技能和創業公司的 CEO 相當匹配,「有意思的是,如果 Facebook 這樣的公司收購了一個新創公司,那麼這個新創公司的 CEO 進入 Facebook 後,多半會被聘為產品經理。 」

產品經理到底要會什麼才算頂尖?

「矽谷的產品經理相當於產品的全線負責人,不僅負責制定產品的功能要求,還負責制定產品線的藍圖和策略。」

產品經理每天固定的工作就是「開會、寫文案,和各種各樣的人溝通」,但曲曉音表示矽谷優秀的產品經理還要同時擔任「獵頭」的角色,基於不同公司有不一樣的需求,招聘的目的也不同。

譬如谷歌的產品經理要求理工背景,面試過程也要考編程;相反地,臉書、優步(Uber)則沒有硬性規定,喜歡多元化背景的人,能擬定出沒有傳統框架的策略,曲曉音以自身所處的臉書舉例,身旁的 PM 同事有做過職業音樂家、投行家、天使投資人,甚至新聞記者。

雖然各式各樣的人都有,但錄取難度極高,甚至找不到可循的 Pattern;谷歌(Google)風投的合夥人肯·諾頓(Ken Norton)就曾說:「長期來看,公司的成與敗取決於產品經理。」

溝通比技能更重要

「在矽谷,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其工作不僅僅是寫出一個完美的產品功能文檔。 實際上, 越是高級的產品經理, 越不會花大部分時間在寫文檔上。」

曲曉音舉例,在臉書,不太會看產品經理花上大部分的時間畫流程功能設計圖,只會把精力花在「講清楚問題、衡量產品優劣,確保跟設計師溝通無礙」;產品經理也不太會把自己悶在電腦前,做出一份步驟細緻的產品需求表給設計師,如果發現某個功能跟現有架構不合,又要重頭來過;不如一開始就不追求鉅細彌遺,產品經理應懂得借力使力、放權放心。

產品經理並非凡事都要會,應知道什麼決定需要自己拍板、什麼決定可以讓團隊討論就好。比起身兼多職,每個環節都想要參一腳,不如組織一個有效的產品設計會議讓工程師、設計師快速交換彼此限制條件,才能設計出投入最少、回報最大的產品。

「優秀的產品經理會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制定兩三年之後的長期計劃」她自己習慣,產品領域被清楚劃分成不同功能線;同時維持團隊的效率、創新,讓設計師、工程師、營運經理等都能彼此暢通無阻。

從曉音的例子我們看到,不斷帶領團隊前進、縮小自己角色,讓每個人有最大化的發揮,或許才是擔任 PM 過程中最有趣的價值。

 

__

(全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本文參考自曲曉音〈聊聊矽谷的產品經理熱〉,圖片來源:YouTube

延伸閱讀

從菜鳥到經理,PM 的職涯發展路徑以及「技能樹」該怎麼點?

【學習資源總整理】精進 PM 和 UX、UI 知識,這 15 個網站你可千萬不要漏

小 PM 第一年的生存日記:如何克服「外商」、「台廠」兩大魔王,順利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