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R 從 5 月 25 日上路後,至今已實行約 2 個半月。然而,仍然有 1,000 家以上的美國新聞媒體不願依照 GDPR 法令做調整,導致歐洲本地無法看到某些美國媒體報導的新聞。據外媒報導,美國前一百大新聞媒體有近三分之一不符合 GDPR 法,其中包括著名的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和擠身美國銷量前十名的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
如果你到歐洲旅遊,想打開洛杉磯時報看新聞的話,你就會得到這個回覆。
「不好意思,洛杉磯時報目前並無法在歐洲國家使用。」
其實,GDPR 上路前,各媒體都有 2 年的時間做內部調整。相對於芝加哥論壇報和洛杉磯時報,CNN、紐約時報、華盛頓時報在 5 月 25 號就立刻上線,接軌歐洲。所以很明顯的,沒有依規定做調整的美國媒體並不是忘記、或是時間趕不及,反而是另有原因。
Dear American newspapers (especially the @latimes, I'm looking at you), please get to grips with GDPR before the next Ice Age, so that European readers can look at your websites again.
— Dr Nell Darby (@nelldarby) July 24, 2018
Blocking is a unnecessary reaction on part of these publishers. There are ways to be compliant over blocking while you figure out non-personalized ads or whatever alternative emerges. #GDPR is a valid and overdue response to invasive adtech that failed to regulate itself
— Michael Donohoe (@donohoe) August 8, 2018
此事一報出來,推特網民爭相討論,大部分的貼文都指著媒體公司的鼻子罵,認為GDPR 的要求並不過分。同時他們也希望媒體可以回心轉意,做好調整讓歐洲本土可以看到美國新聞。
I'm in Europe trying to read news back home and I'm getting blocked from U.S. news sites because of #GDPR. Thanks, Europe. #balkanization
— Jeff (Gutenberg Parenthesis) Jarvis (@jeffjarvis) July 12, 2018
美國為世界強國,也是世界矚目的焦點之一。大部分歐洲人不只關注本國媒體,他們同時也會想同步美國資訊以獲得最新消息。歐洲擁有近 5 億人口,此市場之大可想而知,但芝加哥論壇報等媒體竟因為隱私法案的阻擋便放手商機,使人不知為何。
就媒體公司來說,擁有芝加哥論壇報與洛杉磯時報的公司 Tronc 未出面說明理由。不過,經手亞利桑那州到華盛頓地方報紙的 Lee Enterprises 卻表明,公司並不想符合 GDPR 的規定,因為媒體本身並沒有足夠的歐洲讀者群,所以依法修正並非最好的商業策略。
各公司各有理由,不過,最痛苦的無非就是那些飛往歐洲的旅客,或是在地人口。據統計,2017 年赴歐旅遊的美國人總共有 1,600 萬人。這個數字代表這些赴歐的旅客如果訂閱上述媒體,他們將無法看到家鄉發生什麼事情。一落地歐洲本土,平日關注的美國新聞瞬間阻斷。除非當地新聞報導,不然美國當下對他們來說就如一嬝雲煙,想抓但卻飄散無形。
如今事已如此,GDPR 並非符合各媒體的利益,而法律不可能做調整,這就只能看媒體公司何時要低頭修改或是捨棄歐洲 5 億市場昂然前行。
參考資料來源:
- 《Engadget》:〈Major US news sites are still blocking Europeans due to GDPR〉
- 《NiemanLab》:〈More than 1,000 U.S. news sites are still unavailable in Europe, two months after GDPR took effect〉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Los Angeles Times。)
延伸閱讀
GDPR 成駭客勒索「神助攻」幫手:錢交出來,不然我就公開公司個資害你受罰
GDPR 正式上路第一天:企業們被迫中止服務,智慧電燈一秒變回普通燈泡
不小心就會被罰到傾家盪產!AI 新創該如何面對 GDPR 的巨大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