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向銀行暗討財務個資,連交易紀錄都交出去你到底還剩什麼?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你可能覺得臉書是個過時的玩意兒,但是你沒意識到的是,臉書仍然是社群媒體的重心之一。上個月財報,臉書營運長提到臉書每月活躍使用人數為 13 億人口。13 億人口相當於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這數字如暮鼓晨鐘敲響網民心中的警鈴。因為聽說臉書為了新增服務,正要求大型銀行提供客戶信用卡和財務訊息。如果我們把這麼私人,這麼重要的資料交到臉書手上,不就等於把 13 億顆雞蛋都放在同個籃子裡嗎?對於臉書的新動向,你有什麼看法?正面、負面、還是有待觀察?(責任編輯:陳伯安)

 

《華爾街日報》週一(6 日)報導,知情人士透露,臉書為了提供新服務,要求美國大型銀行分享客戶的財務資訊,包括信用卡交易和支票帳戶餘額等。

不願只當作人際關係往來平台,近年來臉書戮力成為買賣服務供應平台,根據消息人士,過去一年,臉書已要求摩根大通、富國銀行、花旗和 U.S. Bancorp 等討論潛在產品細節,希望提供給 Facebook Messenger 上的銀行客戶。

他們稱,臉書談論到一個能顯示用戶支付帳戶餘額的功能,也提出詐欺警示功能。

臉書申請你的銀行數據,說不做廣告用途你敢信?

各家銀行與臉書之間的協商聚焦於數據隱私問題,因為先前臉書曾深陷政治分析公司 Cambridge Analytica 濫用臉書用戶個資的事件,而遭官方調查,部分大型銀行就因為擔心隱私問題而退出協商。

臉書向銀行表示,額外的顧客資訊可能用來提供服務以延長顧客使用 Messenger 的時間,但不會將銀行數據分享給第三方團體做目標性廣告用途。

臉書發言人 Elisabeth Diana 表示,「我們不會將銀行或信用卡公司的購買數據拿來做廣告用途,我們也沒有與銀行或信用卡公司建立特殊關係、夥伴或契約關係以將其顧客的購買數據作為廣告之用。」

臉書股價因應該消息盤中大漲 3.5%,為上個月崩跌後最大單日漲幅。

 

銀行界也背負與大型線上平台建立關係的壓力,因為大型平台擁有數十億用戶,可以推動商務活動成長,他們也試著接觸更多線上用戶,許多銀行將行動商務視為業務轉機,但卻疲於推廣行動支付,表現遠遜於 PayPal 等金融科技公司。

但銀行對於讓臉書這一類第三方平台過度掌控還是猶豫不決,他們寧可將顧客留在自家網站和 app。

臉書活躍人數:世界五分之一人口,銀行通過許可不就是「把雞蛋放在同個籃子裡」?

 

知情人士表示,臉書希望從銀行得知其顧客在使用 Facebook Messenger 之外,利用信用卡或借記卡做了哪些消費。臉書營運長 Sheryl Sandberg 上個月第二季財報法說會表示,Messenger 目前每月活躍用戶約 13 億人。

他們透露,不只臉書,事實上谷歌和亞馬遜也與銀行協議分享數據,以利在其 app 上提供基本銀行服務,例如谷歌助理和 Alexa 等。

臉書的 Diana 表示,「與許多線上公司做法相同,我們固定會與金融機構協商,以期改善用戶的商務體驗,並提供更棒的顧客服務,而這些做法的大前提就是確保用戶個資安全。」

臉書週一發表聲明,即便日後與銀行達成協議,也必須先取得銀行顧客的同意,才能使用臉書提議的服務。

由於臉書與美國運通合作,因此臉書用戶可以直接聯繫上該信用卡公司的業務代表。去年,臉書與 PayPal 達成協議,用戶可以透過 Messenger 直接撥款。萬事達卡持卡人可以透過 Messenger 在特定商家直接以 Masterpass 數位錢包進行網購,但萬事達卡發言人澄清,臉書不會看到信用卡資訊。

摩根大通發言人 Trish Wexler 特別澄清,摩根大通沒有將顧客平台外的交易數據分享給些平台,最終也必須拒絕某些事情。

(本文經合作夥伴 鉅亨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以龐大用戶為誘餌 臉書向銀行討顧客刷卡、帳戶等資訊〉,首圖來源:Pxhere, CC Licensed。)

延伸閱讀

臉書拯救名聲的最後底牌:用區塊鏈打擊假新聞有搞頭嗎?
臉書市值一日蒸發 3.6 兆台幣創下美股歷史紀錄!只想問一句馬克你還好嗎?
多重風暴後首次接受專訪,馬克.祖克伯談川普、談新聞、談臉書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