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於 8 月 3 日成功突破市值 1 兆美元(約為新台幣 30 兆元),成為美國史上第一家達到破兆市值的公司,但是身為這樣高市值的公司,蘋果的作為真的有符合大眾的期待嗎?
近日,有外媒記者就對於蘋果展開控訴(?),認為蘋果的豐功偉業,與它給客戶們的一些產品細節根本不相襯,並且羅列了五大罪狀,各位蘋果迷們一起來看看,自己的使用經驗中,是否也遇過下面的幾個狀況呢?
線材外皮爛,老是裂開
首先第一個問題,想必許多的使用者都有遇過,就是蘋果的線材裂開問題。
蘋果的白色電線廣泛出現在各種地方,從耳機線、手機連接線、電腦充電線、轉接頭……等等許多地方,都採用了軟橡膠作為電線的外層素材。雖然這層素材具備彈性,但一旦時間久了,如果使用者中途沒有把電線給弄丟的話(這還滿常發生的),線材(尤其是接頭位置)就會慢慢的裂開,最終導致電線裸露,安全性堪慮,若使用者想要安心用原廠線材,就只能被迫再買一個。
對於蘋果這間生產了高質量手機與電腦的公司而言,希望他們能設計出一條更耐用的現應該不過分?
「不能更明顯」的 iTunes 退訂機制
有使用蘋果 iTunes 的使用者,或許有部分的人有花錢訂購了 Apple Music 串流音樂服務,或是在 iTunes 上購買過單首音樂。如果從來沒有退費過的使用者們,恭喜,因為這表示大家對於自己買的東西很滿意且不後悔。
但若是有想要退費或是退訂服務的人,想必都曾經歷過一番有如「尋找威利」般冗長的搜尋過程,在各種設定畫面點了老半天只是為了找到那個傳說中不知道是否真的存在的退訂功能。
先給各位留言終結,蘋果確實有退訂機制,而且非常的「簡單」:使用者只須到自己的大頭照下方,找到一個人像的迷你小按鈕點進去,然後裡面就……沒有退訂按鈕。
相關的退訂,其實被放在一個「關於 Apple ID 」的欄位當中,非常的「顯眼」。作為一間市值破兆的公司,我們相信蘋果可以在這方面做得更好。
一粒沙子就能毀掉的新式蘋果鍵盤
不久前 TO 曾報導過,蘋果的 2016 年新型蝶式鍵盤有著設計上的瑕疵,由於其短鍵程與縫隙的問題,只需要一兩粒沙子就有機會讓筆電的鍵盤出現故障,而蘋果也為此於最新款的 Macbook 加入了防禦機制,可以讓鍵盤比較不會受到影響(但無法完全避免)。
作為一個可以堪稱是工藝精品的電腦,鍵盤就是它與外界溝通最重要的工具之一,然而蘋果在追求輕薄的路上卻出現了這樣的設計意外,而且蘋果也確認了新型的防禦機制只能適用於新款 Macbook 上,令這之前受影響的用戶處於鍵盤隨時可能無預警失靈的狀況,或許不是一個號稱「It Just Work」與追求完美的蘋果公司,想出產的產品。
取消「夥伴計畫」分成制度,斷人生路
過去,蘋果對於 iOS 與 Mac 應用程式有著「夥伴計畫(Affiliate Program)」的存在,使用者可以透過分享連結給其他人,獲得獲利分成。
這項機制在早期的蘋果生態系建立期間發揮了非常關鍵的作用,由於眾多使用者的推薦,才使得這些生態系得以壯大、獨霸一方;甚至有些網站是以此做為營利,藉由建立一個 APP 推薦平台,並讓用戶評分的方式,增加自己的分享連結擴散,進而獲利。
然而,由於蘋果近年開始於自家的 App Store 上成立類似的內容推薦機制,可能是為了消滅競爭者,蘋果最近取消了夥伴計畫的分成,這使得一些依靠分成機制維生的網站當場被逼宣告死刑。
一位外國推薦平台的經營者就發布了推特表示:「真希望我已經死了」,並且於平台部落格上表示,蘋果此舉「除了當成他們決定拋棄並且無視我們這些推薦平台十幾年下來,為了推廣蘋果生態系而做的努力外,還能怎麼看(這件事情)?」。
對於一間市值破兆的大公司來說,這樣或許不是一個好的評價。
Wow: Apple kills the App Store affiliate program /cc @9to5mac @bzamayo pic.twitter.com/CaqEwcOQhg
— Paul Hudson (@twostraws) August 1, 2018
歡迎來到「轉接頭地獄」
蘋果電腦於近年來將新版的 MacBook 接頭(充電或連接)全部更換為 USB type-c 樣式的接頭,雖然這樣統一的接頭規格在未來是發展的趨勢,但就目前的使用者習慣而言,他們必須準備非常多不同的轉接頭,來因應與電腦連接的周邊設備,如隨身碟、印表機、網路、充電線、記憶卡、視訊轉接頭等, 這使得部分的使用者在購買了新型的 MacBook 之後,還必須隨身攜帶許多不同規格的轉接頭才能配合既有週邊使用。
尤其這些轉接頭大多並非原廠預先會給的設備,使用者還必須額外花錢購買,花了大錢買電腦卻還得額外花一大筆錢買週邊轉接頭,也難怪蘋果賺這麼多了。
不知道上述的幾個經驗大家有遇過幾個呢?蘋果身為一家市值破兆的大公司,我們衷心的祝賀,但同時也希望蘋果能夠對得起,身為一家有著這麼高價值的公司該有的表現,至少在一些較為細節的地方能夠有所改善。
─ ─
參考資料來源:
《TechCrunch》:The greedy ways Apple got to $1 trillion
《TechOrange》:2016 年後的 MacBook 鍵盤容易壞,可能不是人品而是設計問題?
科技新報:蘋果取消 iOS 和 Mac App 推廣分成,可能斷了第三方建議平台的生路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素材來源:Flickr,Pixabay,CC Licensed。)
其他與蘋果相關的文章
【求蘋果還我好鍵盤】2016 年後的 MacBook 鍵盤容易壞,可能不是人品而是設計問題?
【iPhone 充電線重大突破】蘋果又要把線都換掉了,讓 Type-C 制霸天下
三星新手機廣告嗆爆 iPhone X,槍口瞄準「不合群」的蘋果轉接孔
蘋果市值正式突破 1 兆美元大關,接近台灣去年 GDP 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