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台北市資訊局最近在進行城市智慧化上有非常多的舉措,包含上個月的智慧路燈,到這個月的智慧公車牌,這樣下去對台北個人認為會是更好的發展,將會有更多更方便、更智慧化的舉措,但是想到非常多過去政府的公共建設年久失修,看到這個新政策的同時不禁擔憂是否最後也會因手搖發電故障,而讓電子公車牌流於形式,無實質作用。(責任編輯:林子鈞)
台北市公共運輸處今天表示,在無低壓電力來源因此無法設置智慧型站牌的12處站位,9 月 1 日前將設置太陽能發電與「太陽能暨手搖發電」智慧型站牌。
公運處智慧運輸科科長陳奐宇指出,部分區域由於里民考量未設置變電箱,因此缺乏低壓電力,無法設置智慧型站牌;為此,公運處將試辦2款免接市電的潔能智慧型站牌,包括 10 座「太陽能暨手搖發電」智慧型站牌與2座太陽能發電智慧型站牌。
他表示,潔能太陽能站牌可能設在中正區或大同區,但目前還在評估中,並未最終定案。
有需要時再手搖啟動,沒有太陽還可以運作 14 天
陳奐宇說,一座「太陽能暨手搖發電」智慧型站牌設置費用約新台幣十多萬元。這種站牌以太陽能為主要供電來源,民眾候車時手搖啟動,即可為站牌發電;充電電池電力全滿時,可在無太陽情況下運作 14 天。
他指出,太陽能發電的智慧型站牌由廠商提供試辦,以較大面積的太陽能面板發電;充電電池電力全滿時,站牌可在無太陽情況下運作 30 天。
公運處表示,後端管理系統可遠端監控潔能智慧型站牌充電電池狀態,若電力不足可隨時因應;另站牌顯示結合「電子紙」技術,較常見的 LED 站牌更省電,並加上抗 UV 防污膜,大幅延長戶外使用年限。
TO 編按:手搖式智慧公車站牌,其實去年 12 月就實際上線
台北市這次採用的手搖公車牌概念,其實在去年 12 月 8 日尖石鄉公所就曾經推出一模一樣的產品,當時是考量山區公車班次少,且山區路況較多,為了讓民眾可以得知目前班次的現況,因此用最節省的方式做出智慧公車站牌供民眾使用,同時用這種做法,就算在更山區、電力無法到達的地方,也同樣可以使用智慧型公車牌。
台北市這次的考量也是因於部分地區要另外牽線才能設立智慧型車牌,因此用手動的方式建站,可以在用戶需要使用時再發電,相對更節省資源。
–
台北資訊局的智慧城市佈局
北市府推北一女人臉辨識點名被罵,注重人權的台灣該不該跨過這條道德線?
(本文經原作者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9月前 北市將設12座太陽能發電智慧型站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