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 Google 因為不滿中國要求進行敏感關鍵字審查,因此大動作退出中國市場以示抗議,相關事件在當時引起大眾熱議,並且紛紛稱讚 Google 有膽量、願意為了正義與自由奮戰,使得 Google 雖然失去了中國市場,卻獲得了不錯的聲譽。
然而,或許終究是因為是一間需要營利的公司,Google 其實從來沒有放棄過回到中國的腳步,在近年陸續推出了特定服務的中國版本;而現在,有外媒報導,Google 有可能將跨出重返中國的最大一步:讓 Google 搜尋引擎重新返回中國市場。
Google 傳推出中國專用搜尋 App,代號「蜻蜓」
來自美國多家媒體報導,有知情人士指出,Google 從 2017 年開始在內部展開了一項代號為「蜻蜓(Dragonfly)」的計畫,計畫內容是與中國政府合作,推出一款「符合中國政府要求」版本的 Google 搜尋引擎,這個計畫只有數百名參與的 Google 員工知情。
這份計畫在 2017 年 12 月 Google CEO Sundar Pichai 與中國政府官員見面後開始加速進行,並且傳出相關應用的 Android 版本已經提交給中國政府審查,預計最快於 2019 年就可正式推出。
中國專用 Google 搜尋:配合審查、敏感字眼全消失
那這個中國專用版的 Google 搜尋跟一般的搜尋有什麼不一樣呢?
眾所皆知,中國政府對於網路言論有著很嚴格的規範要求,並且有一份「黑名單」,只要是黑名單上的字眼通通都會被封鎖。
根據目前洩漏的計畫內容顯示,Google 搜尋中國版中,將會配合中國政府的網路防火牆(GFW),隱藏被封鎖的網站,因此像是維基百科、Youtube 等網站搜尋結果都將不會顯示;搜尋引擎也會配合中國政府的「黑名單」,一旦使用者試圖搜尋「黑名單」中羅列的字眼,將會出現無搜尋結果的頁面。
另外,頁面中也會附上責任聲明,向使用者表示部分的搜尋結果將依照法律要求刪除。
揭露相關計畫的知情人員表示,是因為看不下去 Google 這樣的行為,因此決定向媒體們揭發此事,希望社會大眾能一同監督 Google 的行為。

Google 員工:What The Fxck?
對於號稱「Don’t be evil」的 Google,以及深信這個企業文化(雖然最近可能被改掉)的員工來說,整件事情是無法忍受的。
根據《Bloomberg》的報導,Google 研究員 Meredith Whittaker 直接在自己的推特上面公開表示「WTF!(What The Fxck)」,認為 Google 此舉是屈服於中國,實施了大規模透過 AI 技術達成的政治導向審查,這違反了 Google 不久前向員工達成的承諾,該承諾表示 Google 將不會製造會違反人權的技術。
除了 Whittaker 之外,還有許多的 Google 員工在匿名的狀況下,對公司的相關消息表示挫敗或憤怒。
Google 的兩難:道德 vs 錢
近年來,Google 開始面臨許多道德上的兩難,從國防軍事研究到本文提到的中國市場問題。大部分的 Google 員工並不喜歡中國政府,其嚴格的言論控制與專制獨裁的政治環境,與 Google 的「Don’t be Evil」信念有所違背。
然而,中國目前身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手上擁有許多的經濟資源,國內也擁有許多正在增長的網際網路用戶,對於一間需要營利的網路公司來說,是很難拒絕的誘惑與市場選項。
這也是 Google 近年來為何不斷透過多種方式,推出改名或是功能限制的版本,只為了嘗試重返中國市場的主因,但是在這樣的嘗試下,要如何在營利與維護公司信念與員工思想之間取得平衡,恐怕會是 Google 接下來不得不認真面對的難題。
話說,如果中國版 Google 搜尋什麼都找不到,那不就跟百度沒啥兩樣……
─ ─
參考資料來源:
《BloomBerg》:Google Is Planning China Search App, Ending Long Boycott
《The Intercept》:Google Plans to Launch Censored Search Engine in China, Leaked Documents Reveal
UNWIRE HK:傳 Google 準備在中國推出「河蟹」版搜尋器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素材來源:WIKIPEDIA、WIKIMEDIA,CC Licensed。)
其他你應該要知道的相關消息
Google 把最重要的「Don’t be evil」規則拿掉了,是企業道德降低了嗎?
【不放手直到中國到手】Google 重返中國,繼谷歌翻譯後再推出 App「Files go」
美國防部開出 3000 億台幣軍事雲端合約,科技巨頭們有誰敢搶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