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的科技革命,最關鍵的「飛行微控元件」就是未來監測技術的核心!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無人機技術日漸發達,現在我們已經可以三不五時在街上看到許多的無人飛行機,路上也開始偶爾能見到無人車的蹤影,但你知道無人機其實有許多種面貌嗎?

除了在天上飛的、地上走的,還有在海上開的與海底跑的,而且這些無人機包含了許多技術的結晶,這當中最重要的晶片,萬一出了事,可是會造成巨大傷害的。

讓我們一起瞭解,到底什麼是無人機,又有哪些技術是關鍵中的關鍵吧,畢竟唯有瞭解,才有辦法保護自己啊。(責任編輯:林厚勳)

撰稿者: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資訊博士 賴成家

「嗚~嗚~」忽然間,一道道聲響從空中劃過,原來又是一台無人機從頭頂上飛過。或許你跟我一樣,急忙回頭四處張望,想從周遭人群之中,揪出究竟是誰在遙控這台無人機!

數年前,筆者遊歷加拿大班夫國家公園之中最負盛名的路易絲湖,群山環抱的湖泊,寧靜舒暢的湖邊步道,陡峭山壁冰雪巨石,美不勝收。這時候,竟在湖中央,橫越飛過一台無人機,嗚嗚巨響,大煞風景,十分惱人。

近年來,不時聽到無人機失控摔落在人群密集的都市,砸傷無辜路人的新聞。還有更糟糕的情況,幾年前在美國首府白宮草坪上,不知從何突然飛來一部無人機,嚇壞了國防保安單位。

現在,要是在你的辦公室窗口,突然飛來一台無人機,恐怕是看呆了。又或者,如果在自己住家房間窗口,突然冒出一台無人機,各位只怕要火冒三丈了吧。

無人機出現了,出現在你我的生活周遭,科技邁進再次為人類帶來了全新的震撼,但是,我們真的要問:「你安全嗎?」到底該如何才能讓大家既能享受嶄新的無人機科技,又能夠兼顧保障大家的安全,避免各種弊端呢?

從空中到海底的四大種類無人機

在討論無人機安全問題之前,可以先簡單了解一下,無人機到底是什麼?首先,無人機其實是一個通稱,分為四大類,分別是「空中飛行類」、「地面移動類」、「水面航行類」及「水底潛航類」。近年耳熟能詳的「空拍機」,其實指的就是空中飛行的無人機,被拿來用作空拍攝影。因為空拍攝影功能是無人機目前最常見的應用,所以簡稱為空拍機倒是無可厚非。

至於地面移動的無人機,一般是指比較小型的無人工具車或探測車,這也與最近很熱門的無人自駕車有直接的關聯。說到無人自駕車,目前各國汽車大廠也都爭相投資研發生產,多透過人工智慧自動辨識路況,自動控制駕駛或輔助駕駛載人汽車或貨車,而這些技術基本上都是共通的。就連空中飛行的無人機,現已被發展用來承載人員,這道理就像是自動駕駛的直升飛機一樣。至於水面航行的無人機,常作為海洋環境檢測之用。而水底潛航的無人機,更是重要的水下監測檢修工具。

水中無人機。圖片來源:WIKIPEDIA,CC Licensed。
水中無人機。圖片來源:WIKIPEDIA,CC Licensed。

由此可知,無人機的應用範圍廣泛,不只在消費者平時生活的空拍攝影,更已成為工業領域的好幫手。包括在農業方面,使用無人機來做大範圍的農作物生長狀況監測,以及噴灑肥料或殺蟲劑;無人機用於建物監測控管,例如橋梁、高樓、輸電塔、輸油管或其他長距離輸送管路、風力發電塔、無線基地台等等。

無人機也可應用於電影拍攝,取代傳統繁複昂貴的設備來拍攝空中畫面。無人機亦能用於倉儲運輸,利用無人機運送緊急需求的醫藥品,或者服務偏遠交通不便的民眾購物。警消救難更少不了無人機,無人機可以快速前往救災現場做各種協助,克服人力不足以及地形地物的障礙,或協助災區通訊;至於國防安全方面,使用無人機早已是歷史悠久。

無人機元件這麼多,哪個最關鍵?

除了明白無人機的應用之外,可簡單了解無人機系統整體構成的元件,大致包含飛行微控、動力微控、嵌入微處理器、馬達、葉片、電池、多元感測器、定位器、遙控通訊模組、地面遙控模組、雲端資料處理軟體、雲端飛安控管軟體等等。

以上這些無人機系統元件,與飛行安全最息息相關的,無非就是飛行微控元件、遙控通訊模組、以及飛安控管軟體。除此之外,比較先進的無人機系統也會具備辨識系統,以便地面上的控管人員或空中警察可以遠距離辨識某台無人機的擁有者及操作者,確保只有已經獲得授權的無人機才能飛行進入或接近特殊飛航管制區。

世界各國都在緊密關注

美軍無人機。圖片來源:美國空軍官方網站。
美軍無人機。圖片來源:美國空軍官方網站

至於一般不具備辨識系統的無人機,各國政府正在推行實名制,要求無人機使用者登記姓名及其使用的無人機型號用途等等,以便稽核。

各國政府持續關注立法或修法,對於無人機與無人自駕車予以安全規範,並且也同時逐步放寬法令以利無人機科技的發展應用,像是無人機夜航、以及視線外操作無人機等都是最新的發展。一旦無人機或自駕車發生意外,肇事造成人員傷亡或財物損失,法律上的責任應該如何界定,也都是目前積極探索待決的課題。

因此,無人機出現了,你安全嗎?攸關你我的安危,請持續關注後續發展。

賴成家博士簡歷

學歷: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資訊博士

經歷:矽谷Everduit Technology公司創辦人

─ ─

原文引用自科技大觀園。

─ ─

科技部海外人才歸國橋接方案(Leaders in Future Trends,LIFT),期號召臺灣赴海外留學人才返國,將其國際新知帶回國內,並與產學研各界進行交流擴散。歡迎具中華民國籍 45 歲以下有意返國服務的海外學人隨時提出申請;也歡迎產學研界與 LIFT學人交流合作。

更多相關資訊歡迎鎖定 LIFT 官網:https://lift.stpi.narl.org.tw/about

─ ─

(本文訊息由 海外人才歸國橋接方案 提供,內文與標題經 TechOrange 修訂後刊登。新聞稿 / 產品訊息提供,可寄至:[email protected],經編輯檯審核並評估合宜性後再行刊登。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Pxhere,CC Licensed。)

更多的無人機相關好文

【有片】時代雜誌創刊 95 週年,用 Intel 958 架無人機排出立體空中封面!
【拿搖桿的科技農夫正夯】日本無人機 10 分鐘播種 2 分地,農事效率高的驚人
中國首起無人機走私案:一機兩繩成功偷渡 1.5 萬支 iPhone !